李星洲李業

307.兩百七十二、言語之利(2/3)

    眾多戰俘一臉懵逼,畢竟他們大多都是鄉勇,來自十裏八鄉,他們顯然不知道,這也驗證汪倫當初所交代之事。

    朝廷大軍南下蘇州,起初並未準備伐逆,而是想逼蘇州知府給個交代,或者他能主動認罪,結果蘇州直接就反了,才成今日局麵。

    若追根揭底,安蘇府能反,最大的成功就在於官府和幾家大商聯合,忽悠所有百姓。

    結果官府勢力又被大商中的丁家攛權,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百姓的力量才是最大的。

    不欺騙百姓,他們幾大商家外加安蘇官府,即便有再多銀子,糧食,甲胄兵器,若不得人心,也沒法鬧出這些事來。

    李星洲歎口氣,死那麽多人,鬧那麽大事,無非是因信息技術受限,交通不便導致。

    “你給本王說說,蘇州叛亂始末,若實話實說,免你不死。”李星洲對剛剛一個勁磕頭求饒的戰俘道,戰俘感恩戴德,激動連連的給他說起來。

    不能聽人一麵之詞,汪倫作為蘇州高層,而這些戰俘是蘇州底層,若是他們的話能對上,十有八九就是真。

    戰俘連忙從他的角度一一交代叛亂始末,包括丁毅怎麽對百姓說,蘇半川怎麽告訴他們等等,這其中自然諸多欺瞞。

    比如朝廷欽使末敏雲本是來問知府蘇半安之罪,因為他兒子參與刺殺皇帝。結果在蘇半川口中就變成問全安蘇府之罪。

    朝廷大軍南下本是後手,如果蘇半川拘捕,才由大軍出擊,殺入城中生擒。結果在蘇半川口中,朝廷大軍就變成無緣無故討伐蘇州之軍,還隱瞞他們刺殺皇帝之事。

    聽他說完,李星洲越發感到其中黑暗。

    百姓被先受叛軍禍亂,又受廂軍欺壓,民憤積累到極致就要噴湧而出,結果偏偏這時氣勢洶洶的朝廷大軍來了。

    朝廷大軍在哪?為何而來?百姓不知。

    隻有官府知道,因為安蘇府掌握話語權,有話語權就可以為所欲為,他們怎麽說,百姓就怎麽信。

    話語權自古以來都是十分可怕的天下利器,大多數時候掌握在官家手中,具體下來就是文人。

    如果看五四遠動之前不難發現,隻要對讀書人有利的曆史形象,大多會被傳頌塑造得十全十美,如同聖人,比如孔子、孟子、諸葛亮等等。

    以諸葛亮為例,因諸葛亮做到讀書人的終極理想,不為國君實如國君,位極人臣。所以不管他原本何人,真的假的,演義也好,野史也罷都會往他身上加,久而久之,百姓也就信以為真。

    而魏在正史為正統,但魏之曹操確被罵得最慘,被妖魔化,被讀書人各種貶低,久而久之百姓也就恨曹操了。

    追根揭底,曹操為何招掌握話語權的讀書人恨,無非因他提出“唯才是舉”,人有才就用,管你是不是讀書人,是不是士人,這損害文人利益,所以會被口伐筆誅。

    如今情況也是,掌握話語權的安蘇官府和丁毅,動動嘴就忽悠這麽多百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