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食記

第一百三十二章 細節真章,白木為津(1)(1/2)

    待得白可明拎出第二煲煮熟米飯時,林小麥忽然走上前說:“老板,我幫你洗鍋打荷?”

    幾乎是下意識地,林佳茵就跟在了姐姐身後,緊上前一步,沒說話,用意已經很明顯。白可明看了她們一眼,笑眯眯地說:“靚女做助手,是阿叔的福氣啦。既然那就不客氣了,把第二口鍋的殘水去掉,我們就用那口鍋——你們細胳膊細腿的,夠不夠力氣啊?”

    林佳茵說:“怎麽會不夠力氣,我們倆從小在家裏幫忙,快二百斤的牛腩兩個人合力抬……看我的。”

    眼看她們倆擼起袖子真上,麥希明和程子華也是不約而同上前,一個說:“讓我來吧。”,一個說:“這種重活男士優先。”

    生生把兩位女士擠到一旁去,把大鍋從灶上合力抬了下來,按照白可明的指點清理幹淨,結結實實坐回灶上。程子華很是滿意地說:“這鍋質地厚實,被火燒過的地方呈紫藍色,完全符合文獻裏對好鍋的描述。細節處見真章,白老板不含糊啊。”

    白可明笑道:“過獎。”

    把熱騰騰的白米飯倒入鍋中,林小麥看了一眼,說:“咦,這是混合米啊……香米加珍珠米,中間還有禦前紅米……”

    徐師傅很是理所當然地說:“脫色用的米飯水和調味用的,當然不一樣了。要取裏麵的‘米酸’,為了讓米酸更加豐富多層次,就連香米,也分別選用了三個產地的絲苗米品種。再放一點米醋頭,勾出裏麵的酸香。放涼之後,就是白玉螺的酸味來源了,因酸味經久不散,能生津潤喉,入肝經,能舒肝氣,肝五行屬木。所以,這一道水又叫做——白木津。”

    說話間,徐師傅已完成了炒製,起鍋入盤,取出一個同樣軟木耙子輕輕轉著圈兒推散螺藻葉片散熱。且白可明站在另一個灶前,倒入溫水米醋,隨著他柔中帶剛地耍開了雲手的功夫,林佳茵目不轉睛地盯著,問:“上麵那層沫子是不是也要打去?”

    白可明搖了搖頭,說:“恰恰相反,因是要取其酸味,我們這次隻要沫子。你們聞到酸香氣了麽?”

    大家點點頭,徐師傅卻說:“不行,現在的酸味急了些,會影響成品口感。始終還是得熬煮足三個時辰到了火候的天然米酸味來得醇正自然……”

    白可明胸有成竹地一笑,說:“我原本就是演示給他們看的……庫房裏不是還有現成的麽,取一些來就是了。各位客人,一會兒你們可以對比一下,新出爐還帶著鍋氣煙火氣的白木津,和已然窖藏過成型的有什麽不一樣……”

    “那白玉螺做出了名氣之後,黃沙島上能做白玉螺的人家一下子都敝帚自珍起來,家家發了財,也就死死護著食。尤其是最先開始發達的那家,味道最好,名氣最大,做的是總督生意,不說是‘皇商’了吧,總也是蓋了官印了。家業興旺之後,講究起來,專門蓋了個大院子做工坊,開辟了私人碼頭,逢四逢九在碼頭出船,把東西運到城裏……存放白木津的庫房被稱為‘芽房’,又叫做‘雅房’,熬湯窖存,都得老板一個人關在裏麵做完。平時專人把守,鑰匙由老板自己帶在身上,就連跟媳婦兒親熱都不離身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