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七妮姚長生

555.第555章 方向(1/2)

    “對啊!這長江時天塹,感覺難以逾越。”徐文棟隨聲附和道。

    “主上,曆史上兵力防禦放在長江上的朝代,都無法抵擋來自北方軍隊。”郭俊楠看著他們直率地說道,“且也難以北上,逐鹿中原,大都是偏安一隅。”

    “這怎麽可能?”徐文棟看著他們眼睛瞪的溜圓,明顯的不相信道。

    “這是事實,翻史書看看,南唐就是最好的例證。”郭俊楠直接說道。

    “那這是為什麽?”楚九目光沉沉地看著他說道。

    這一年多,他可沒少聽李道通講曆史,不說滾瓜亂熟,大體他都知道。

    姚長生手中的燒火棍直接劃著長江中下遊,“因為漏洞太多,許多地方都是易攻難守的的突破口,比如,城陵磯、采石磯、燕子磯……”

    “以采石磯為例,長江在這裏的流向發生轉折,水流相對較緩,北方軍隊更容易渡江。”姚長生點著采石磯道,“這裏突兀在江中,很容易作為南下的突破口,而類似的地形長江有很多。”

    姚長生又畫下來道,“這裏是江漢平原,洞庭湖、雪峰山、大別山、鄱陽湖、武夷山……由於大山的分割,長江各平原之間,很難形成協同作戰。”三個箭頭用力的從北方畫下來道,“北方軍隊可集中精力攻打任何一處,而南方守軍防禦綿延數千裏,不可能處處布置重兵,則要分散兵力堅守長江。”又畫著圈圈道,“南方最富庶的地方,金陵、揚州、杭州都在長江邊上。北方軍隊如果突然來襲,沒有軍事緩衝,南方將全麵崩潰。所以意欲以北平南的英雄們大都不太看得起長江天塹的作用。”

    “嗯嗯!”郭俊楠猛點頭道,“江南所有大城市基本都在江邊或離長江咫尺之遙且無天險可供扼守,前者如金陵,後者如杭州。長線一旦被北軍突破,江南政權因為缺少緩衝,政權中心被兵臨城下很快就會勢如山崩。”

    姚長生手中的燒火棍子北移,“如果南方把防線移到淮河流域,長江作為運輸通道,可以連接沿岸所有平原,協同作戰。”又畫下密密麻麻的河流,“而淮河流域水量大、麵積寬,難以逾越,支流非常密集。咱們打下淮河流域守住嘍!可以利用水道遲緩北方攻來的燕軍,同時派遊兵騷擾,燕軍到長江時已經是強弩之末,咱的補給線更短,可以反守為攻。”

    “長生要這麽說?咱要是掌控淮河流域,那汴水,大運河都可以作為補給線。”郭俊楠嘿嘿一笑道,“糧草可以通過水道快速運到前線,這南方的壓力倍增。”

    “北方得淮河南方不能自保,南方得淮河足以抵抗北方。”姚長生又畫下三條南北通道,將黃河與淮河流域串了起來。

    這下子直白明了,楚九也看出來了,“難怪你看中襄陽和廬州,無論軍隊北上,還是南下都繞不開,必須要攻擊的。”

    姚長生看著他們笑道,“我統計過史書上的戰爭,淮河流域這幾個點,是戰爭次數最多的,曆來乃兵家必爭之地!控製了這三地,燕軍就拿長江防線毫無辦法。”深吸一口氣,“曆史上丟了此三地,不是國滅就是喪師割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