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思道戴鐸

50.第四十九回 雍親王撤差擔驚憂 隆科多受命入窮廬(3/5)

    隆科多卻不在衙門。今兒剛剛點過卯,上書房便傳過話來,“張中堂在暢春園澹寧居,請大人過去。”因命轎趕往園中。作為九門提督,在北京算不上很大的官,和順天府一樣,上頭壓著直隸巡撫和直隸總督,比之禦林軍善捕營還差著一檔。但步軍統領衙門轄著京師德勝、安定、正陽、崇文、宣武、朝陽、阜成、東直和西直門的關防,俗稱“九門提督”,統兵近二萬,除了豐台大營,是京師軍權最重的。因平素和上書房來往極少,也沒有直接回話的例,隆科多很遲疑了一陣,猶豫著是否先去一趟廉親王府再進園子。轎子向東走了一箭之地,隆科多又改了主意,又折向西,在園門口遞牌子進澹寧居。張廷玉見他進來,起身笑道:“竹筠,真難為你。正所謂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呀!”

    “張中堂,”隆科多一邊下拜行禮,詫異地說道,“卑職不明白大人的意思。”張廷玉微笑道:“你要先見八爺,這會子遞牌子也進不來,明日詔下,你也就不是什麽九門提督了。禍福榮辱存乎一念之中,所以我說你苦海回頭!”隆科多這才知道,這個“扳不倒”宰相時時掌握著自己的一行一動,腦門上頓時冒出細汗,口中卻道:“盡管如此,我還是不明白。”

    張廷玉起身道:“少時你就明白了,跟我來吧。”隆科多呆呆地點點頭,跟著張廷玉出來,早有邢年帶著兩個太監接引,踅過澹寧居向北,但見澹寧居月洞門北一帶並無宮殿房舍,一色的常青藤、菖樹、葡萄和薔薇刺梅,蔓牽虯結搭成花洞,兩邊花籬外都是叢叢灌木,陰森森碧幽幽遮天蔽日,四周靜得鴉雀無聲,隻草間偶有秋蟲,聽來反而更使人有一種寂寥和神秘的感覺。隆科多一路尋思著張廷玉方才的話,忍不住問道:“中堂,您到底要帶我哪裏去?”張廷玉沒有答話,帶著又走了一箭之地,卻見前頭豁然明朗,閃進一帶土牆,上頭爬滿了牽牛花、爬山虎和何首烏,闊大的院落房舍都是黃茅結頂的草房,木窗竹籬毫無富貴氣象,寬敞的大車門鬥上懸一塊泥金匾額,上頭寫著“窮廬”兩個大字,卻是禦筆。隆科多正驚疑間,見白發蒼蒼的武丹從裏頭出來,穿著九蟒五爪的袍子,外頭套著黃馬褂,珊瑚頂子後還拖著一枝翠金交輝的孔雀花翎,見了張廷玉,便笑道:“請吧!”因見隆科多要行參禮,又道:“主子在裏頭靜攝,你不要大呼小叫地行禮了!”

    “萬歲爺——住在這裏?”

    “對了。”張廷玉一笑道,“這是園中之園、宮中之宮,連馬齊都沒福來這裏呢!今兒萬歲精神稍好,單獨召見你,你好造化!”

    隆科多傻子似的跟著張廷玉進來,更是吃了一驚,站在門口迎候的竟是早已頒旨申斥、賜金還鄉“交地方官嚴加管束”的布衣宰相方苞!隆科多張大了嘴,剛說了句“您不是——”方苞搖手製止了他。隆科多隻好進來,果見康熙穿一件駝色實地紗袍,頭上勒一條明黃緞帶和衣臥在竹榻上閉目養神,滿屋圖書插架,地下盤龍熏爐禦香嫋嫋,寂靜得一根針落地都聽得見。隆科多衣裳窸窸跪了下去,以頭碰地輕輕叩了三下,卻不敢言聲,悄悄打量康熙,越發瘦得可憐,滿臉刀刻的皺紋一動不動,仿佛向隆科多訴說這位皇帝一生的憂患和功業。

    “萬歲,”方苞輕聲叫道,見康熙毫無反應,又近前一步,小心翼翼道:“萬歲,步軍統領隆科多奉旨見駕,已經給您請過安了。”

    康熙的喉結動了一下,睜開昏眊的眼直直地盯著隆科多,半晌,吃力地說道:“起來,賜座,賞茶。”隆科多慢慢起身,斜簽著屁股坐了,溫聲說道:“半年沒見主子了,龍顏憔悴至此,真出奴才意外!”說著,竟動了情,眼圈一紅,離了奏對套語,哽著嗓子道:“這是怎麽說的?叫人心裏發酸。奴才自幼跟著皇上,幾曾見過主子這樣來著?”他動了真情,忍不住淚水奪眶而出。張廷玉在旁皺眉道:“隆科多,你這都是些什麽話?”

    “衡臣,這是他的真情。到此田地,朕願意聽聽。”康熙柔聲歎息道,“太醫和你們日日都說朕的病不相幹,朕自己心裏有數:沒有多少日子了。唉……玄燁,你也有今日麽?”幾句話說得方苞和張廷玉也落下淚來。唏噓良久,康熙又道:“生死常理,明達之人不諱。但今日不是難過的時候,朕想趁著心裏清明,把大事定下來——隆科多,你知道朕為什麽召見你麽?”隆科多忙欠身答道:“奴才不知。”康熙看了看張廷玉,說道:“你給他宣詔。”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