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思道戴鐸

44.第四十三回 忙黨爭孝子忘母壽 對陵丘兄弟歎世情(2/5)

    “老十四,”胤禛上了馬,一手執轡,回頭看了看胤,說道:“你不單為進宮慶壽來見我的吧?”胤在馬上一縱一送走著,似乎有點心不在焉,良久才道:“是。我心裏焦悶,也想和四哥聊聊。原先不辦差,站在幹岸上看你辦差,覺得稀鬆平常,管了兵部才曉得,辦差的人在荊棘刺窩兒裏,旁人還看著光鮮!萬歲爺當年西征,在榆林設了糧庫,裏頭還存著四十萬石糧,榆林城今非昔比,城外的沙丘已經差不多和城牆平了,一場風沙過去,城裏人要挖開沙才能出去。長此下去怎麽行?我想把城外的沙清清,兵部說是戶部的事,戶部說是工部的事,工部說榆林早已沒有什麽居民百姓,駐的都是兵,所以是兵部的事!想想隻好來找你商議,得拿出個法子來。”胤禛愣了愣,說道:“這事我聽馬齊說過。既然鬧沙災,城裏又沒了百姓,聽說有時連井都淹沒了,不如幹脆都遷出來,糧庫也遷了,省了多少事!”

    胤笑著搖了搖頭,說道:“榆林糧庫撤不得,將來大軍如果西征,這裏沒有軍糧支應,那是了不得的。老十三沒出事前,我們兩個在木圖沙盤上不知擺布了多少次,尋不出個能代替它的地方兒!聽說這裏設衛設廳建立糧庫,是周培公將軍的建議,熙朝名將都一個個去了,能打仗的是越來越少了……”說著歎息一聲,言下不勝感慨,“阿哥裏頭就十三哥還懂軍事,他這一出事,我連個能商量點事的知己兄弟也沒了——四哥,你最有肝膽的,十三哥素常又最要好,你不能保他一本麽?”胤禛目光霍地一跳,迅速閃了胤一眼,胤怔了一下,笑道:“你怎麽這樣兒看我?你必是想,這個‘八爺黨’今兒是怎麽了?保起十三阿哥來了?其實天曉得我是個什麽黨!我就是我自己,我憑我的本心去處事做人!”

    “唔……”胤禛被他說得莞爾一笑,倏地一個念頭閃過:莫非這個膽大妄為的兄弟也猜到了皇帝不立太子的真意,要自立門戶,拉自己做幫手麽?因試探道:“我一個人保恐怕落單,要加上你,再拉上老八他們一齊來保,隻怕才能保得下呢!”胤笑道:“叫八哥來保十三哥,那是與虎謀皮,他恨不得十三哥死了才好呢!四哥要不敢開頭兒,我先上本保,要是萬歲有活口兒,你再上。要是連我也觸了黴頭兒,四哥你保我一本,足感厚愛!”胤禛撲哧一笑,說道:“你真的以為我膽小?實話告訴你,保十三阿哥的密折早就上去了,是我獨自具本!”

    胤臉上掠過一絲失望的神色,換轉了話題,說道:“那就等等再說,看萬歲爺什麽章程。榆林的事恐怕也得寫一個本章。和阿拉布坦這一仗遲早要打的,不能掉以輕心。西邊打仗,打的什麽?其實就是打糧食仗!誰的軍備足糧道通,誰就贏了!”胤禛微微一笑,沒有答話,努嘴兒說道:“西華門到了!”

    德妃烏雅氏的寢宮在體元殿後的長春宮。這個地方原是元末明初有名的丹術士邱處機為皇帝煉丹的道觀,邱處機號“長春子”,因改名為長春宮,邱處機移到白雲觀,這處宮荒蕪了幾百年,蒿蓬滿院獾狐出沒,人人躲著這個地方走。偏是烏雅氏愛僻靜,康熙二十七年晉位貴妃,她就選了這個地方重加修葺,作為自己的起居之地。胤禛胤從養心殿西側夾道迤邐進來,早見一起起賀壽的宮人命婦出出進進,熙熙攘攘十分熱鬧,心知宮裏嬪妃賀壽的尚未散去,此刻進去大家回避甚不便當,便遠遠地站住了,等了一頓飯光景,見人漸漸稀了,才踱到垂花門前請見。一時,裏頭便傳出話:“貴主兒請二位爺暖閣裏說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