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思道戴鐸

36.第三十五回 謁廷臣年羹堯入覲 破賊穴江夏鎮遭焚(2/5)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好我的爺!”桑成鼎拍手打膝道,“你們前腳出去,後腳內廷來人,叫你們去雞鳴寺候見呢!老城隍廟莫愁湖都找遍了……”年羹堯一點不敢耽擱,急忙換了蟒袍、仙鶴補服,命嶽鍾麒也穿戴齊整。他在南京曾當差幾年,也不問路,打馬飛奔玄武湖南的雞鳴寺而來。

    但康熙並沒有接見他們。康熙皇帝三天前就去了瓜州渡,留在南京的張廷玉住在雞鳴寺,是張廷玉派人傳呼他們來的。

    “巴州康定這些地方漢夷雜處,最難治理。”張廷玉叫年羹堯談了四川駐軍情形,沉思著說道,“有些地方朝廷不設官吏,是皇上用心周詳之處。不要動不動就用兵彈壓,最要緊的是羈縻,但得平安就是好。這話皇上已經說了幾次,你們說的土司歸流,設官治理,牽涉到國家大政,等萬歲回來我再代奏,朝會定奪之後才能施行。年老兄前歲平苗,殺人三千,至今善後難做,不可不慎呐……”

    年羹堯和嶽鍾麒麵前各放一碗茶,聽張廷玉數落自己,真想端茶辭行。但張廷玉畢竟是皇帝第一幸臣,位高權重,等閑阿哥也得讓他三分,隻好耐著性子坐聽。好容易聽著話快完了,年羹堯身子一欠正要說話,張廷玉卻問道:“聽說你們從大營裏帶了幾百名軍士同來南京?這事可是有的?為什麽?”嶽鍾麒萬萬沒有想到,做得極機密的事,剛剛在南京落腳便傳到了機樞大臣耳中,心裏不禁咯噔一下。

    “回張中堂話,”年羹堯微一欠身,氣度從容地說道,“確有此事。這些兵都是從巴州移防,剛剛調回成都的,原籍有山東的、安徽的、江浙的。卑職這次來寧,給萬歲帶了些土物,路上要押運,還有四爺的東西也不少。趁便兒挑了五百人,來南京立即遣散,讓他們回家探探親——中堂要不信,可派人到我下處去看,隻餘了四十多名長隨,其餘假滿了自然還要回成都去。卑職是懂規矩的人,焉敢造次帶兵覲見?”嶽鍾麒忙道:“中堂明鑒,我們在外頭帶兵實在是難,寬縱了不成,太嚴了也不是。江浙富庶之地,不為發財,誰肯當兵?打仗攢下幾個,不叫他們趁船送回來,往後招兵更難。說句瞞上不瞞下的話,要不是前頭和苗疆土司打了幾仗,拔了幾個寨子,兵士們腰裏有錢,叫他們回來也不回來!”

    張廷玉笑道:“這些事我也略知一二,我朝名將圖海周培公昔年征尼布爾王子,沒有軍餉,軍令便不禁搶劫民財,索額圖在福建也是如此。你們不要多心,我隻是隨便問問。要造反,帶五百嘍羅來這石頭城能濟什麽事?”說罷端起茶呷了一口。張廷玉的管家高聲唱道:“端茶送客了!”

    兩個人便忙起身,年羹堯笑道:“衡臣大人,知道你崖岸高峻,沒敢給你帶什麽東西,隻有幾匹蜀錦,兩盒子湘妃竹扇,幾簍橘子……聽四爺府高福兒說太夫人病暈,順便帶了幾斤上好天麻——都是些不值錢的,請中堂賞收。是送到這裏,還是帶到北京府上?”

    “天麻送我這裏,照價付錢。”張廷玉忙道,“其餘東西一概不要送,君子愛人以德,我從不接人家的禮。處在我這樣的位置,開了例就收拾不了。亮工你得成全我做個賢相,是不是?”說罷起身送他們二人出了禪堂,立在滴水簷下又道:“萬歲不見你們了,再會吧!有什麽事用通封書簡寄上書房,我自然要料理,不要給我私邸寫信。”一擺手便進了屋裏。

    嶽鍾麒還是第一次見張廷玉,這種作派聞所未聞,一邊走一邊笑道:“自入宦海,頭一遭見清官,幾斤天麻還要付錢!我不信他就指著一百八十兩年俸過日子!”

    “張廷玉確是清廉,收天麻已是很大麵子了。”年羹堯也不勝感慨,“熙朝宰相大都沒下場,此人榮寵不衰,確有過人之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