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思道戴鐸

13.第十二回 討沒趣溜須碰硬壁 惡作劇拍馬踏筵席(1/5)

    朝陽門碼頭是運河北端之終點,明末戰亂失修,原是久已湮沒淤塞,不成模樣了的。雨水充足時漕船官艦尚可直泊進來,一般年份,埠頭就設在通州,也算到了北京。康熙十六年之後國力漸次充裕,其間經治河能吏靳輔、陳潢、於成龍幾度曲畫精心修葺,不但舊貌盡複,而且河道拓寬數十丈,水深丈餘,便又興隆起來。夾岸鋪店堂肆鱗次櫛比,危樓翹翅飛簷插天,仿佛北京城外一座獨立的小城,煞是繁華熱鬧。

    八貝勒胤禩的府邸就在碼頭北岸。接到胤禛即將回京的邸報,他心裏很犯躊躇。按照國禮,不奉旨他不能去迎接;按兄弟名分,哥哥遠道回來,在門口下舟,斷無不見之理。在康熙眾多的兒子裏頭,胤禩隻管著正紅正藍鑲白三旗,坐纛兒皇子,最是清閑不過。但他為人精明練達,寬仁和藹,無論兄弟還是外官有了煩惱難為的事,都樂意尋他訴苦情求幫襯。能幫的事,不分親疏遠近,不管要錢求官或奪情免參,胤禩從不袖手旁觀看人落水不救。因此這“八賢王”盡自足不出戶,恪守祖訓不幹政務,六部的事沒有一件能瞞過他的,也沒有一件事駁過他的麵子。思索良久,胤禩決定換了便裝去迎接胤禛。九阿哥胤禟昨日來府,已經學說了江夏的事,十阿哥胤欠著庫銀,正和施世綸慪氣,內務府早已透出風來,萬歲對太子胤礽愈來愈不滿。胤禛胤祥是胤礽的左右臂,這些事一回京立刻就知道了,自己不出麵見見,兄弟間越發生分難堪。朝臣們已在暗中滾傳,廢了太子八爺當政,雖說是無稽之談,但兄弟之間猜忌起來,什麽閑話出不來?

    和清客們下了一會子棋,待到天將黑定,外邊的人飛奔進來稟道:“八爺,四爺十三爺的官艦到了!”“忙什麽!”胤禩含笑道,“等他們接過我再去。”說著便起身,換了一件月白府綢袍,也不穿褂戴帽,腰間束了一條檀香馬尾臥龍帶,腳下踏一雙黑衝呢千層底鞋,隻帶了兩個小奴飄飄逸逸信步踱著出了大門。

    碼頭上接欽差儀式剛過。看樣子胤禛胤祥也是才下船,正和幾個禮部的人執手寒暄。此刻蘆棚裏歌止樂歇,十二盞黃紗宮燈下一群翎頂輝煌的官員眾星捧月地將胤禛胤祥簇擁在中間湊趣兒說話,見是胤禩來了,忙都閃開一個胡同。

    “四哥,十三弟,一路風塵辛苦!”胤禩幾步緊走,至胤禛麵前打了個千兒,起身緊握著胤禛冰涼的手笑吟吟道:“看上去氣色還好。在京日日見麵,也不覺得什麽,你們一去八九個月,這心裏就空落落的,總是手足關情啊!”說罷轉臉又道:“十三弟英風猶昔,見這略加曆練,看上去像是老道了些兒。”“叫八哥惦記著了!”胤祥笑嘻嘻道,“我們在外頭也著實想著你呢!眼見八月十五了,你給我預備了什麽好果子吃?”

    胤禛隻微笑著聽,因道:“咱們走吧,蘆棚那邊還有許多人跪著呢!”胤祥笑道:“男兒膝下有黃金,叫他們多跪一時還巴不得呢!升官發財不靠下跪請安,指什麽呢?”“十三弟幼時不是這樣的,如今忒伶俐了!”胤禩一笑,“隻這張嘴太不饒人。”

    三人一頭說笑踱過蘆棚這邊。在岸邊接駕的都是郎官以上的官員,這邊棚裏都是科道司官,足有上百的人,見他們過來,一齊叩下頭去。禮部四譯館司官姚典和劉燮兩個人領銜請安道:“四爺十三爺吉安!”他們都是胤禩府走動的人,起身時向胤禩注目會意而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