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少卿以身相許!

第29章

不過這些都是猜測,沈魚畢竟沒見過人,搖著頭說了句,“太過循規蹈矩的大家閨秀,也不是什麽都懂。” 黎辭舟沒聽懂,“什麽?” 沈魚笑笑,“沒什麽,有些感慨罷了。” 江硯白卻說,“沈娘子說的對。” 他拍了下黎辭舟的手腕,“走了。” 黎辭舟苦笑,知道案子還得繼續辦。 幾人吃飽喝足紛紛向沈魚告辭,沈魚笑著與他們道別,開始收拾碗筷。 午間的太陽有些灼熱,曬得人睜不開眼。 沈魚借了個鬥笠出了門,手裏有了三十兩啟動資金,又放了話出去,這食肆自然要開起來了。 她邊走邊問來到了西街的胡市,這是盛京最繁茂的市場了,裏頭的東西也貴得很。 沈魚一路過去,有不少商人推薦著自己的貨物,香料,毛皮,牲畜鱗次櫛比,有幾個還是眼窩深邃的黃胡子。 大齊幅員遼闊,往北有苦寒之地,名曰昆侖,有行腳商人曾到過那裏,說那裏的人,顴骨高突,額麵寬闊,膚色黝黑,發似火燒,似茅草,壯如山,力如牛,著獸皮,不言人語。 後來有博學者解惑,大家才知道隻是人種不同,那些也是人,那裏的物資富饒遠不如大齊,隻是盛產皮革香料。 幾十年前,先帝遣使節北上,自此兩個國家互通有無。隻是幾年前,有奸猾商人不知怎得想到了買賣人口,昆侖人未開智,卻力大如牛,用來當個勞力抵得上四五個人。 很快昆侖人成了市場上的熱銷,不過由於價格昂貴,在貴族中最是盛行,後來商人們還給這些人取了個名字——昆侖奴。 更有世家紈絝把豢養昆侖奴作為世家豪門的象征,不少有頭有臉的人家裏都養著不少昆侖奴。 以至於上行下效,時下豢養昆侖奴成了一種風氣,有錢的富商常買許多回去充門麵。 沈魚此行是想淘換些時興小玩意,到時候好擺在店裏也算喜慶。 這逛完一圈手裏多了幾樣東西,回程時便遇見了正被販賣的昆侖奴。 這些昆侖奴一字排開跪在地上,前麵一根麻繩與大街隔開,昆侖奴的手上腳上都帶著鐵鐐銬。 一個管事模樣的拿著條馬鞭,正搓著手與人交易,“這樣吧,您給三十兩,這兩個連同旁邊那個女的我一並給你。” 買人的瞧了眼那個女昆侖奴,“算了吧,那麽瘦弱,帶回去沒什麽用,還不夠飯錢呢,說好二十五兩就是二十五兩。”說完他帶著人就走了。 管事的沒賺到心儀的價,火都朝著那個女昆侖奴發去,甩起手上馬鞭,“你個賠錢貨,都不知道那堆人把你弄來幹什麽!” 鞭子一下一下落在那個女人身上,皮開肉綻,那女人咬緊牙關,一聲不吭。 那管事也隻是泄氣,知道打壞了就更賣不上價了,也就歇了。 沈魚看得直皺眉,這是第一次直麵古代的殘忍。 她悄悄朝那個女人走近,低聲說了句什麽。 然後沈魚在這幫昆侖奴麵前走動,管事果然上前來問,“小娘子看看貨。” “嗯,我隨意看看。”沈魚背著手走了幾圈。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