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98

第1711章靈神星開采計劃(1/2)

    在進入那片禁區之前,江洋接聽到了陳佳聰的一個衛星電話。

    自從cl-2002號衛星成功發射以後,湄港接二連三的又發射了11顆超級衛星,且發射衛星的動作從未停止過,大有愈演愈烈的苗頭。這些衛星於2005年開始同頻,而整個東南亞地區的通訊公司,幾乎被湄港一手壟斷。

    此時整個湄港以及藍鯨、白鯊等公司內部使用的訊號,全部都是衛星電話。

    截止日前,大西洋跨國投資集團總共發射了125顆人造衛星,取名為“星鏈計劃”,此項目被列為重點項目之一,由shark公司獨立完成,企業首要執行官正是埃隆。

    全球絕大多數地區幾乎已經被這道頻率所覆蓋。

    受益最直接也最明顯的,當屬江洋幾乎無論走到全球任何一個角落,都不用更換電話卡,並且都有很強的信號。

    陳佳聰告訴江洋,在離地球約3.7億公裏的地方有一顆叫做“靈神星”的星球,直徑約200公裏,主要成分幾乎全部由稀有金屬組成,最多的就是黃金、鉑金和銅。

    根據“上帝之眼”的觀測顯示,靈神星的金屬含量高達80%以上,而黃金含量則最少是地球上已探明的黃金儲量的兩倍以上,蘊藏著至少4億億噸未開發的黃金。

    除此之外,那顆星球上可能還存在著更加稀有的金屬。

    最有意思的是,種種跡象表明那顆星球與月球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仿佛都是“非自然”的產物。

    江洋在聽到這個消息後,起初是沉默的。

    在思索片刻後,馬上詢問陳佳聰:3.7億公裏大概是多遠。

    陳佳聰回應:光速的話,隻需要20分鍾,開我們的克爾維特去的話需要26萬天,走路去的話需要1萬年。

    江洋表示:說一些靠譜的方案。

    陳佳聰回答:飛船。

    隨後立刻補充:以目前全球現有的科技,最頂尖的飛船在不考慮燃料的問題下,需要416天才能到達。

    江洋聽後隻接告訴陳佳聰:“那就先解決燃料的問題。”

    “江先生,您的意思是……”

    陳佳聰試探。

    江洋道:“不要考慮試錯成本的問題,馬上把探索和開采靈神星納入今年的計劃裏。”

    陳佳聰道:“江先生,如果真的有一天我們可以成功開采靈神星,那麽這意味著稀有的黃金不再稀有,它可能也就失去了原本應有的價值。”

    “我的意思是說,如果把那些黃金全部帶回來的話,金字可能也就不值錢了。”

    陳佳聰道:“即便是這樣,您還決定要繼續開采它嗎?畢竟,‘太空挖礦’這個概念早就有了,而這個概念一直沒有推進的根本原因,並不是人類做不到,而是以現有的科技水平去做的話,可能我們的收益還覆蓋不了成本。”

    江洋想了想道:“人類文明發展到現如今,已經遇到了有史以來最大的瓶頸。”

    “如何利用地球上現有的資源去尋找地球以外的資源,並且把那些資源帶回來,是未來人類文明進步中的必要的一步。”

    “在我看來,如果能尋找到把地外資源帶回來的方法需要付出地球上很多資源為代價的話,那麽這個代價一定是值得的。”

    江洋手持電話:“所消耗的和付出的,也都是有意義的。”

    “現如今,科技是共有的,也是公平的。”

    “上帝之眼能看到的,nasa和其他國家的探測平台也一定會看到。”

    “這隻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江洋道:“如果說太空挖礦一直沒有被人類文明推上日程的話,那麽我們便開了這條先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