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98

第1468章該賺錢了(1/2)

    湄港在長達近四個月與美國的封閉式冷戰後,終於隨著於欣的一台協約化為烏有。

    雙方並沒有交好,而是各自達成了一筆交易。

    歐美國家想要向東盟、華夏、俄及阿拉伯地區實現跨國貿易,其海運訂單全部納入湄港麾下,戰略協議簽訂為20年。

    同一時間,美金及歐美地區的商品在湄港正式恢複流通,美方旗下的各大銀行開始逐漸承認湄港幣的存在,開通正常兌換。

    至此,無論是在湄港的商人、遊客、公民,又或者是在美國的商人遊客及公民,都鬆了口氣。

    四個月。

    湄港損失慘重,換來的代價是美境內商人們的無奈。

    蛇咬象腿,各有各的難受。

    這次美方的妥協,是因為湄港抓住了未來風口的先機。

    湄港一鼓作氣,開始收編亞洲各港口間的海運公司,碼頭及貨輪,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幾乎將海域周邊85%的“散戶”全部納入藍鯨海運公司麾下。

    也正是這一刻,全球最大的“物流公司”誕生了。

    ……

    上午十點,陽光正好。

    湄港最高領事府,辦公室內。

    落地窗幹淨明亮,木質地板上擦拭的幹幹淨淨,一塵不染。

    江洋難得清閑,坐在沙發上喝茶。

    白承恩、李燕、於欣等人坐在一旁,細細看著桌子上的文件。

    “兄弟,我沒想到這東盟竟然讓美國那麽重視。”

    白承恩放下文件:“窮的狗不理一樣的小國家,因為物流的緣故,就讓他們這麽妥協了?”

    江洋笑道:“千萬不要小瞧物流這種業務。”

    “隨著跨國性質的交易越來越頻繁,輸送物資成了各國商人降低成本的必要途徑。”

    “尤其是超遠距離的長途。”

    江洋放下茶杯,開口道:“輪船的運輸成本,是要遠遠低於空運和陸運的。”

    “這次能讓美方妥協,主要功勞在於欣。”

    “他利用三方正策,把華、東盟兩方的物流資源壟斷在湄港手裏,從而用這個籌碼去跟美方談判。”

    江洋看向白承恩:“美方妥協的不是湄港,而是利益。美方懼怕的也不是湄港,而是北邊的那頭雄雞和東盟十國。”

    “說白了,是怕未來有一天東盟和北邊自己玩了,用不著它了。”

    “到那時,美國的商人怕是要把他們的正府大樓給拔了。”

    江洋說到這笑了:“那幫傀儡可不敢這麽玩,所以他們同意了把亞洲的出口業務交給我們做。”

    白承恩蹙眉,繼續道:“我還是搞不明白。”

    “現在這個湄港上上下下,全部都嚷嚷著自由貿易港。”

    “又是建倉庫,又是建輪船,忙的那叫一個焦頭爛額。”

    白承恩看向江洋:“你從來到東南亞以後就開始造船,燒錢燒的我腦仁疼。”

    “這東西真有那麽賺錢嗎?”

    “造那些個巨型貨輪,咱得什麽時候才能把成本賺回來啊!”

    對於這個問題,白承恩已經埋在心底很久了。

    不僅僅是他,整個藍鯨公司以及湄港上上下下十幾萬員工,也都不太理解江洋的做法及意圖。

    一直在燒錢。

    李燕專門做過一筆賬。

    截止目前為止,江老板自從踏進東南亞的那一刻,就幾乎分文沒進,全部都是反向輸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