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98

第1437章湄港做事,就是這樣(1/2)

    上午十點,湄港新正府。

    巨大而嚴肅的堂內,台上有臨近各國首領講話。

    台下一處,江洋正在接受采訪。

    采訪很莊重,官方味道十足。

    “湄港幣的發行,其自由兌換多大21個國家,唯獨沒有美國。”

    女記者開門見山:“這導致美國的商人在湄港進行投資很困難,美國的旅客想要到湄港旅遊很困難,請問湄港這是在針對美國,還是在針對美國人民呢?”

    江洋坐在椅子上很端正,聲音不大,用中文淡淡的道:“這個問題你可以去采訪一下你們的正府,我想他們回答的應該更具體一些。”

    女記者道:“但這件事的主動權掌握在湄港正府的手裏,掌握在您的手裏。”

    “關於整件事的過程,您才是最有發言權的人。”

    “不是嗎?”

    沈一彤在江洋耳邊低聲翻譯。

    江洋聽後答非所問的道:“美金不可以直接兌換湄港幣,不代表其他幣種不可以。”

    “美國的商人和遊客,完全可以把你們的貨幣先兌換成其他國家的貨幣,然後再各個金融窗口兌換成湄港幣。”

    “這很方便。”

    江洋看向記者:“至於湄港為什麽如此做,我剛才已經回答給你了。”

    “去問問美國正府。”

    “或者查一查幾個月前美國正府對新特區做了什麽。”

    說罷沒有理會這個記者,眼睛看向別處:“下一個。”

    女記者並未善罷甘休。

    “江先生。”

    女記者再次起身,拿著麥克風道:“自新特區成立以來,互聯網上都在傳播著一個現象,一個美國公民非常關注的現象,不知可否向您證實一下。”

    江洋看了她一眼:“你說。”

    女記者道:“自2003年7月11日起,新特區正府曾下達過一個通知。”

    “關於在新特區內,設立漢語中文學院的事情。”

    “互聯網上都在傳,在新特區,也就是現在的湄港內投資、發展、工作、旅遊或者定居的人,學會漢語是可以享受特殊福利與待遇的,包括本地居民,甚至連懂得漢語和懂得英語的薪水都不一樣。”

    女記者拿出一份資料,認真的念著:“我們的記者三個月前曾到新特區進行過走訪,采訪了很多個到新特區內部尋找工作崗位的年輕人。”

    “其中包括13名泰國人,27名緬甸人,45名老撾人,以及東南亞各國和新特區西部幾國共計200餘人。”

    “他們全部都表示,想要在新特區內找工作,漢語是必修課程。”

    “甚至進入一些食品工廠的流水線上工作,都要學習漢語。”

    女記者一邊讀,一邊看向江洋:“在招聘名單上,我們也清晰的看到,懂得漢語月薪為4000泰銖,而隻懂得英文一門語言,月薪隻能拿到2000泰銖,工資整整高了一倍。”

    “請問,新特區如此做法,算不算是一種文化歧視,以及有著某種導向的目的呢?”

    “美、英、新等國公民是否可以認為,新特區這是在排斥他們的同胞,以及學習過他們文化及語言的合法公民呢?”

    沈一彤的翻譯很快,在江洋耳邊用漢語翻譯了一遍。

    江洋喝了口茶點點頭,放下茶杯道:“確實有這麽回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