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98

第1341章有個人很有錢(1/2)

    生意這種東西,是有級別的。

    這種級別,會隨著資金、人脈、資源、眼界以及思路的上升而逐漸上升。

    賺錢也是如此。

    從最早的冷飲廠,到後來的房地產,手機,汽車,金融等等,一路走到現在,賺錢的速度也是在逐漸升級的。

    一瓶冷飲的利潤5分錢,一個手機的利潤500元,一輛汽車的利潤3萬元。

    隨著各種條件逐漸飽和以後,那麽賺錢的手段也會變的更多。

    就如同此時的江洋,考慮的東西亦是如此。

    海運這種東西,門檻說高不高,說低不低。

    但是要想真的搞出名堂,賺到大錢,還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的到的。

    首先,海運的航線就需要各國複雜的關係處理,尤其是一些特殊海域的海軍也要有交道。

    因為有些關係要是有了,甚至可以少走好幾天的海程。

    一艘超級巨輪,幾天的海程要剩下一筆相當巨大的費用。

    其次,就是要保障一定的業務量。

    貨輪再大,可以裝的集裝箱再多,總要有貨物拉,有人付錢才可以。

    不然跑空船,那鐵定是死虧的。

    如今跨國貿易還未成熟,國際物流本就是一個待開墾的市場,像是那些超級巨輪,不可能每一次都拉滿貨物出行的。

    真想達到理想狀態,除非手上有著非常多甚至非常優質的渠道才可以。

    其次,就是很多海域上都有那些喪心病狂的海盜。

    絕大多數貨輪或者油輪在路過一些海盜經常出沒的海域時,都會雇用一些類似於雇傭兵團的隊伍在船上,以保障遇到海盜的時候可以保護船員以及船上的貨物。

    黑鷹保全公司的服務就有這麽一條。

    像是外麵那些訓練的特戰員們,有一大部分都參與過保護船員的業務。

    江洋現在的規劃和目標想法已經出來了,但很多東西需要一步步去鋪墊。

    就比如說航線和業務問題。

    這段時間,他一直在布局整個東南亞地區的規劃。

    此時,江洋已經把東南亞幾個國家當成了他的主要戰場。

    從他設立的這些公司就能看的出來。

    誰都想賺那些比較穩妥,穩定的“大”錢。

    江洋之所以把一個小目標設立在海運上,就是看中了這種項目穩定,利潤巨大。

    跑一趟就可以賺上億甚至數億,這種錢要比賣手機賣汽車甚至賣房子痛快多了。

    關鍵是:自由。

    如果可以把東南亞向外輻射的各大海域物流掌握在手裏的話,那麽這意味著他手裏掌握的東西會更有力一些。

    資本的力量也會有一個質量上的提升。

    那時候他不僅僅有錢,而且有能力去左右很多東西。

    可眼下的問題是,來到東南亞以後花錢花的太多了,現在手裏的現金有點跟不上了。

    跟老撾簽訂的國家級戰略合作公司投入的那八個億人民幣,僅僅是個敲門磚而已。

    說是萬億級老撾基普,聽起來是個天文數字,那也僅僅是對這個小國家來說是個天文數字。

    在江洋看來,這八個億還沒給江甜存的零花錢多。

    後續的機場修建,公路,鐵路等太多的項目,全部都是非常燒錢的。

    從美國買的那些飛機也隻是付了一半的訂金,答應年底把尾款結清。

    到了東南亞以後,又是投資公司,又是什麽航空,航海,石油貿易等各種公司亂開一通,嘁哩喀喳幾十個公司開起來了,大量的招兵買馬,又是一筆巨款,而且每天都要燒錢。

    還有從namibia調來的3500個弟兄。

    這些人打架的時候真管用,但是用錢的時候那也是真的不含糊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