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98

第1062章 那些別人不知道的人(1/2)

    2002年的六月格外的炎熱。

    空氣仿佛中的熱浪打在臉上會燙的發疼,柏油路上出現很多斑點,似乎被烤化了一般。

    有人做了個實驗,打碎一個雞蛋放在柏油路上,四十分鍾的功夫就已經熟了一半,穿著涼鞋走在上麵半個小時,腳掌都會感覺到絲絲的滾燙。

    京都的外環路上,兩旁的楊樹上有陣陣蟬叫。

    蟬叫聲歇斯底裏,好像它們也對這個夏天的炎熱感到非常的不滿。

    有“專家”們說,隨著科技和工業的飛速發展,空氣汙染愈發的嚴重。

    隨著健康行業的發展,人類的壽命越來越長,全球人口也愈來愈多。

    隨著各種高科技文明的發展,人類在生活質量提高的同時,對資源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石油,天然氣,礦業,以及各種能源,就連對森林的砍伐也愈發的眼中和劇烈。

    這導致全球的生態嚴重失衡,而這個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正在加速縮短著它的壽命。

    各種版本的傳言都有。

    比如臭氧層破了個洞,什麽南北極快速融化,全球溫度在逐漸變高,甚至一年比一年高。

    等等等等。

    當然,對於“專家”們的這些話,老百姓也僅僅是在電視機上聽一聽,在報紙上看一看。

    茶餘飯後會坐在一起聊上幾句。

    有人甚至開玩笑說:“自己家的日子還沒過明白呢,就先別管地球的事了,這不是咱們該操心的問題。”

    也有人說:“就算地球要完蛋了,那也是幾百年幾千年以後的事情了,那時候我也早就埋了,不必擔心。”

    這種無聊的話題也僅僅是在茶餘飯後說上兩句罷了。

    再多說,那就顯得矯情了。

    因為比起所謂的保護地球和生態平衡,遠遠沒有這個月的工資能不能漲,誰家的商品打折了這種事情來的實惠的多。

    那些東西太遙遠,不切實際。

    也不是小老百姓去關心就能改變什麽的問題。

    事實就是如此。

    但這些消息,著實讓有心之人賺了一把。

    比如“拒絕一次性餐具”,比如“再回收垃圾”類的項目。

    有人統計過,這一年有個在餐飲行業賣的“消毒櫃”的老板,短短四個月的時間淨賺13個億,成了一方首富。

    有個在全國做“再回收垃圾站”的老板,一個策劃方案就賣了將近3個億,而項目更是成為了華夏十大熱點行業之一。

    像是這種提倡“環保”,“衛生”以及“回收再利用”的項目,那是粘上一個火一個,想不賺錢都難。

    而這,就是信息的作用。

    有的人看新聞,就是看個熱鬧。

    有的人看新聞,是著實可以看出生錢的門道來。

    正如江洋帶江甜去逛商場那次所說的。

    新聞是事件,是事實,要看從什麽方麵去獲取信息,獲取對自己有價值的信息。

    就比如說全球剛剛提出了“愛護地球”的概念,馬上就有人加以利用這個概念,從而打開生錢的門道。

    葉家就是這樣。

    他們在得知這個概念以後,華夏的新聞頻道裏馬上出現了大量的關於地球生態平衡被破壞的可怕之處,並倡導愛護地球共同家園的理念。

    這是積極向上的,也是正確的新聞。

    但沒有人思考過這些信息突然大量出現背後的原因。

    因為這些信息的大量出現,讓很多人知道了這個事實,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概念加以引導,那麽愛護環境人人有責就成了一種新時代的潮流。

    這也是積極向上的,正確的。

    所以沒有人會阻攔,甚至連各地正府都會大力推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