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神探李元芳開始

第48章 酷吏的妙用(1/3)

    黑夜中,兩人的眼眸都是那麽明亮。

    但與李彥對視了片刻,賈思博又低下頭去。

    整個過程中,他的神態都有些茫然。

    似乎不太明白,為什麽特意問他。

    而李彥確定,真凶就是此人。

    武威賈氏嫡子,三國賈詡的後人,賈思博。

    差之毫厘,謬以千裏,就在之前,他沒有往賈思博身上想,直到通過努力,第二次觸發神探天賦後,涼州發生的每一起案件,案件中的每一個細節,如無數光點,側寫出幕後策劃者的形象。

    那個形象,不是安忠敬。

    而是在他身邊,存在感一直不強的賈思博。

    “元芳,你在懷疑士林?”

    安忠敬也看出來了。

    最終沒有被帶入內獄大牢,讓他心頭一鬆,腳步往後退了退,希望離那滲人的地方遠些。

    但定了定神後,安忠敬還是在為好友出頭:“元芳,士林與我從小一起長大,他的為人我了解,絕不會為吐蕃賣命,你誤會他了!”

    李彥道:“不會為吐蕃賣命,和成為吐蕃暗諜組織的頭腦,並不衝突。”

    “就比如崔縣令,他從一開始,就為了給吐蕃賣命嗎?當然不是。”

    “他是不甘心自己寒窗苦讀,科舉功成後,隻能當個小小的州判,一心想要升官,最終被吐蕃收買,走上了叛國的道路。”

    正好提到崔縣令,李彥又道:“麗娘被抓是意外事件,吐蕃大使被害案,是士林布局的第一個案子。”

    “那場案件猜測到作案手法,其實並不困難,由那個手法,也能推理出吐蕃大使本就心存死誌,報效國家。”

    “但尋找證據,抓住凶手,卻是幾乎不可能辦到的事情。”

    “即便崔縣令被歪打正著,露了破綻,最後我們真的贏了嗎?”

    “崔縣令是我大唐的縣令,一地明府,結果背叛國家,謀害使節團正使,無論怎麽看,這一案的結果,仍是我大唐灰頭土臉。”

    “別看吐蕃使節團做賊心虛,現在不敢再鬧騰,等到回國後,必然會再起波瀾。”

    說到這裏,李彥總結:“這就是士林的風格,隨機應變的同時,凡事又都做好兩手準備,謀略出眾,進退有度。”

    安忠敬看向賈思博,終於有些驚疑不定起來。

    與吐蕃的馬球賽時,在發現伏哥自殺後,賈思博急中生智,刺激勃倫讚刃親自下場,又自行削減上場人數,將涼州隊的優勢發揮出來,安忠敬也立刻采納,對這位好友的機智是完全信任。

    因為諸如此類的事情有很多,兩人是發小,安忠敬自然清楚,這位摯友確實是這樣的人。

    李彥接著道:“士林所做的第二案,是策反蕭翎。”

    “蕭翎在看到他的真麵目時,發現和你形影不離的武威士族居然是吐蕃奸細,肯定很震驚吧!”

    “如果蕭翎成功了,在內衛中埋下了一個釘子,那固然好,反之蕭翎暴露了,也不錯。”

    “因為蕭翎和崔縣令,都是江南道的官員,他們同時叛國的行為,必然讓中央對於江南士族生出敵視。”

    “由此引發的影響,極其深遠,讓江南本就嚴峻的局勢,更加雪上加霜。”

    “凡事過猶不及,江南士族屢遭打壓,又有錢有糧,吐蕃就能更方便的動亂時局,讓大唐內亂。”

    安忠敬渾身發寒,看著賈思博。

    賈思博微微低垂著頭,保持沉默。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