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魔契約

第159章 買馬骨,黃金台(1/4)

    Alala(香江)公司、中影集團和哥倫比亞(亞洲)公司一起與星輝公司合作,投拍斯蒂芬周的新片《長江七號》迅速成為了香江市、中國乃至亞洲的重磅娛樂新聞。當然,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還不是太大,除非一些香江電影或者斯蒂芬周本人的忠實粉絲才會注意到這條新聞。

    宣稱的三千萬美元的投資倒不是完全的虛報,這其中有一千五百萬的宣發成本全部由alala(香江)承擔。按照大陸和香江市的票房容量,這部片子如果不能在國外發行,鐵定賠本。

    不過既然合作者之一是在世界範圍內創造奇跡的胡海希,那麽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了。香江市本地的報紙甚至報道說斯蒂芬周是為了打入好萊塢才特意尋求和胡海希合作的,為此自降片酬。

    這倒不是假話,斯蒂芬周的市場身價在《少林足球》和《功夫》之後肯定超過一千萬美金,但是除了他自己當導演之外,別人根本用不起。這次隻收五百萬美金加分成的條件,無疑算是大大的“自降身價”了。

    某種意義上講,斯蒂芬周沒有結婚生孩子也是造成他身價虛高的原因之一。在胡海希的第一部電影取得極大的成功之後,不,甚至是之前,影視圈的大佬們就已經主動向他示好了,特別是房龍和洪元龍,他們還要為自己的子女在娛樂圈鋪路,所以很多時候姿態不能擺得太高。房碳頭在《生化危機?香江市》中跑了一個龍套,票房大賣之後,房龍還要親自打電話給胡海希祝賀,並一再說希望下次有機會合作。這種合作,絕對不是按照他的好萊塢身價一千五百萬美元加分成起步的。

    在和斯蒂芬周合作的時候,雙方就缺乏這種利益交換的渠道,斯蒂芬周為了自己的利益就隻能死咬住身價不鬆口,所以胡海希不得不用渠道和製片人對電影的監督權來做交換,如果斯蒂芬周有家有口的話,這筆生意就不會談得這樣生硬了。

    Alala投資斯蒂芬周的電影的新聞,反映在財經的報紙上的評論自然是為了上市博取業績了。香港電影票房保證的雙周一成眼下大概就隻有斯蒂芬周還有硬性的票房保證了,但是這種保證是依靠幾年磨一劍維持出來的。因為樣本太少,所以分析的可靠性就不足。不看好的報刊自然認為alala這是一場大冒險。

    不過這種不看好的分析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的人從這番舉動中得出的是alala正處在擴張時期,想要繼續從電影行業中獲取利潤——這對許多人也是機會。實際上一早就有人知道,alala除了投資了《生化危機》這個大製作之外,胡海希還利用開在香江市的希傑投資公司投資香江市的電影,使用廣撒網的策略,更多是為了獲得這些電影的網絡播映版權。

    不管怎麽樣,網絡播映版權能夠賣點錢也算是讓香江拍電影的夥計們多了一口飯吃,從這點上講,香江和大陸幾乎一樣,除了頂尖的一部分人不缺乏電影拍之外,下麵的青年導演和青年演員基本上都掙紮在生存線上。並且香江的大部分導演已經開始北上,開啟大陸電視劇香港導演的時代。

    胡海希的所作所為看上去倒像是一股逆流,不過也不能如此看,畢竟他的根深深紮在大陸。進入香江與其說是擁抱墮落的夕陽,不如說是借此為進入世界市場的跳板。香江的小報對於胡海希的背景有著種種的揣測,最流行的無外乎是他是中國政府試圖文化輸出的一枚棋子。但是實際上這個猜測還不如胡海希是帝國主義培養的中國代理人這個猜測流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