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胎秘記

第108章 狐屍引渠(2/4)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不是那個九孔六十尺化龍仙橋斷塌了一段,我們過去就可以站在冥殿的大門之前,說不定動作快一些,早就進入其中一探究竟了,但現在說這些已經沒用了。

    我很認同周天和這個草圖,覺得完全符合地下陵墓的風水結構,即便有所出入,也不會有太大的偏差,在心裏有譜之後,我們就收拾了東西,打算去尋找可以上去的地方,勝利已經離我們很近很近了。

    趙武和華子帶頭,我們順著這滿是蛛網的河道走了一段,他們兩個就有發現,我們上去一看,發現是一具動物的屍體,而且看起來像是隻狐狸,已經呈幹癟狀態,初步估計死亡的時間應該在半年之內。

    華子就撓著亂糟糟的頭發說:“娘的,真是奇怪了,這裏怎麽有隻狐狸,這東西可是大邪之物啊,大家可要更加小心了。”

    我就白他一眼,說狐狸絕對不是邪物,古代不少國家還用狐狸作為自己的圖騰,甚至還要頂禮膜拜的狐神的,說這種動物是邪物的,完全就是受到了古老把戲的“蒙騙”。

    我這話得到了小隊長程星博的一致讚同,他立即就說狐狸在上古時期,是圖騰崇拜,塗山氏、純狐氏、有蘇氏等部族均屬狐圖騰族,大禹的妻子塗山氏是九尾狐,在先秦兩漢的地位最為尊崇,與龍、麒麟、鳳凰一起並列四大祥瑞之一,所以狐狸在夏至漢兩千多年的日子裏,是生活得非常滋潤的。

    後來就是漢朝從黃老之學中走出來,法學儒學並興,到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講的“子不語怪力亂神”,講“仁”和“人”。所以這些仙就變精怪了。

    漢朝《列仙傳》裏講了不少異類仙,到後來都成誌怪了,還有《搜神記》是東晉的,對狐狸看法是神仙還是精怪,植根與當時社會的主流思想,魏晉尚黃老尚清談。

    那時候讀書人無聊無意的緊,就把狐狸開始人化了,而且多是悲劇,以至於到了唐宋,筆記體小說的不少篇幅還是不叫狐狸精的,而且山精什麽還不算貶義,精是精靈的意思,唐朝各種誌怪小說紛紛出爐,狐狸所化。

    明清時期,朱熹那個不修私德的發揚“存天理滅人欲壓抑人欲女子前無古人境界了,而自唐宋之後女子的地位也越來越低,原本”狐狸“在詩經裏是情和欲的隱喻,詩經是一片天然歌頌的是人和人與人之間自然地情感,狐狸就越來越不受待見,什麽狐臭狐疑,全是貶義。

    但可能是根深蒂固的思想導致的,我自己看到這隻狐狸的屍體,也隱隱有些不安,總覺得會發生什麽事情,這算是心理暗示,說這樣的話也是擔心其他人受到影響,算是給他們鼓舞打氣。

    不管怎麽說,看著大家都相當小心,把防身的東西都攥在手裏,甚至華子還對著四周拜了拜,嘴裏嘟囔著什麽“有怪莫怪,百無禁忌”之類的話,然而趙武卻完全不當回事,他直接繼續往前走。

    趙武這樣的行為,愈發讓我覺得他對這個墓葬的了解,完全在我們所有人之上,隻是他不願意說而已,甚至感覺他好像在之前來過這裏似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