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誤認李二為爹

第282章 考生之功(2/2)

    既然不敢這麽明目張膽,還需要保留明麵上的規範,那麽所有的商會都隻能去抄作業,林秋在長安城建立下了無法超越的根基,那麽就曲線繞過,農村包圍城市,從其他市縣地區搞也是一樣的,一座城市可能沒有長安百萬人口帶的利潤多,但是多幾座那不就得了嗎。

    其他的也是一樣的,無論是藥物還是軍械,難道其他人能夠放棄去不用嗎?

    因此,林秋所做的一切都如有神助,旁人無法與之比擬。

    再加上他的背後有著各種各樣的大佬站台,在明麵上沒人敢扒了他的皮,在暗地裏也沒人能拔得了,這才是他愈加壯大的基礎。

    而這一屆錄取的考生雖然也都是精英,可是他們一無跨時代的發明,二沒有頂尖大佬站台,至於林秋…

    嗬嗬,他們投靠林秋,一半是為了感恩一半是為了夢想,隻有那不足百分之零點一,才是真正覺得林秋能夠作為後台幫助他們站穩的。

    事實上,但凡有點腦子的都該知道,林秋在朝政之上四麵皆敵,他能夠保得住自己就不錯了,想要讓他背後的人跨兩級來保,那純粹就是在癡心妄想。

    因此,他們所推行的試驗項目,都是以小見大。

    比如說劃分車行道和人行道,隨著街麵上的自行車銷售數額越來越龐大,人車混雜的情況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碰傷。

    又比如說在交通路口處派人員站崗,在林秋承辦的學舍裏額外補充一些關於交通安全教育的話題。

    有一些不準隨地大小便,不準在非工作時間吵鬧,影響他人等等。

    雖然每一件事看起來都是極小,但是當真正的推行之後,每一個人都感受到了這條條框框所帶來的便利,就連走在大街上聞到的空氣都感覺清新了許多。

    除此之外,他們還學個林秋當初給村裏搞基建一樣,開始在整個長明鄉進行試點,推行以工代賑,幫助修築道路乃至修繕房屋等等。

    長安城是在唐朝建立時,從原本的城市上進行擴改修容的,有一些房子也確實有些年頭了,看起來搖搖欲墜。

    經過了這一次的修繕之後,那些房屋牆壁,街道市容,都有了一次極佳的改變。

    在有了自行車之後,人們之間的交通變得更加便利,每日行動範圍加大。

    因此,流動經過長明鄉的人也變得越來越多。

    僅僅一間之隔,一邊是臭氣熏天,房屋破舊,另一邊卻像是個新時代一樣,各處都有著工人動工,嶄新的鐵軌被鱗次櫛比的鋪設在外圍道路之上,內圍的房屋,除了富麗堂皇不如中心城區乃至皇宮那般,各處巡邏的守衛沒有宮裏那麽多之外,其餘的程度不輸分毫。

    若是不曾見過光明,百姓本可以忍受黑暗。

    在見識過這樣的場景之後,所有的百姓都升級了無比的怨念。

    大家同樣是交著個稅,憑什麽你們就能夠活得這麽舒坦?

    有點資本的,都開始重新在長明鄉置辦房屋,有能力的話,誰不願意讓自己過得更舒服一點呢?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