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逆之呂布新傳

第97章:洛陽(五)(3/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年輕士子絲毫不懼,冷哼了一聲還擊。“汝所謂的五經十四家,窮經皓首,執迷於章句,到今日已經變得繁瑣零碎,解一字,動輒數千言,次其一也。汝等將五經視為煌煌聖物,一字不可異!治一經,先要通訓詁、解章浩,遍讀先人所注,然後才有注經的資格。一經未通,已皓首斑駁也!大好年華都用在章句之中,又為朝廷為百姓做了多少事?”“好!”人群中立刻一陣歡呼,當眾辯經的機會畢竟不多,人人都聽得聚精會神。

    年老士子立刻就反駁了:“古文經學起於劉歆,此人寫了一篇《移書讓太常博士》把當時的經學大家都得罪遍了,不得已辭職回家。後來攀附王莽,做了嘉新公,最後事敗身死。修儒學者落得如此下場,還有臉談什麽古文經學?再說古文經學隻講微言大義,弱化孔子的地位,隻以孔子為師而已,不講天人感應,不講大一統,是地地道道的偽經!”

    聽到這裏,賈詡有些聽不下去了,他起身拱手道:“二位兄台,可容某說上幾句?”兩個士子都點點頭,讓出一片空地。賈詡方才徐徐說道:“諸位兄台,自班大家《白虎通義》之後,兩種經學逐漸融合,糾其本意,或以今文為本,或以古文為本,都兼收另一方的精髓。自光武以來的經學大家,許慎著《說文解字》、《五經異義》以古文為主,兼取今文。馬融馬季長,著述甚多,也是以古文為主,兼取今文,其弟子鄭玄、盧植也是以古文為主。何也?取其簡明也!例如:曰若稽古四字,古文隻用數十言,而今文洋洋十萬言。”

    “此言甚善!”“隻訓詁,我就學了三年!”圍觀的人開始稱讚了。

    賈詡看眾人聽得聚精會神,不免又多說了幾句。“至於今文、古文之優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就留給後人評說吧。聞聽鄭康成正在閉門著述,料想不久之後就會有答案了。我以為,重要的不是去尋章摘句、皓首窮經,而是要通其大意,以儒學作為為人處事的根本,為朝廷和百姓做一點事情。”

    “文和此言大善也!”閻忠從上房走出,後麵還跟著兩個老者,顯然是被辯經吸引而來的。“文和,上前來,這位是袁司徒,這位是袁太仆,這位是涼州士子賈詡賈文和!”袁司徒是袁隗,袁太仆是袁逢。“沒想到文和平日裏靜如處子,端坐整日不發一言,今日卻是一鳴驚人呀!來來來!上房敘話。”袁隗一把拉住賈詡向上房走去。

    袁家四世三公,無論賢愚不肖,皆能得償所願!看來此言不虛呀。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