黜龍

第三章風雨行(3)(1/5)

    第463章  風雨行(3)

    “陛下,現在外麵都說有人要造反,陛下知道嗎?”偏殿上,舞蹈間隙,皇後忽然開口。

    出乎意料,皇帝居然沒有生氣,他在座中沉吟片刻,然後撚著案上鮮花花瓣戲謔來問:“皇後不是親口說,朕心情不好,不要拿一些不實的傳言打擾朕嗎?”

    這話當然不是胡說。

    上一次,皇後身邊女官從黜龍賊那裏被釋放過來,思來想去,怎麽想怎麽覺得黜龍賊有點不像是尋常賊寇,再加上她們到底比江都這裏的人晚了許久才到,發現江都這裏根本不曉得外麵是什麽局麵,不免憂心忡忡,想做匯報,皇後也同意了。

    但結果就是,那個去見皇帝的女官直接以“妖言惑眾”的罪過被斬首。

    皇後也隻好對其餘女官說:“聖人心情不好,不要去做打擾。”

    從此,江都這裏的內侍與宮人,就無人再於皇帝麵前說任何外界的負麵消息了……遑論造反。

    “因為此一時彼一時,此一事彼一事。”皇後絲毫不慌,隻是認真來言。

    “哦?”皇帝狀若驚異。

    “當初說的是外麵盜賊如何厲害,現在說的是江都周邊的禁軍;當初說那些,是希望陛下振作起來重定天下,現在說這個,是怕禍起肘腋,若不提防則江都安危、陛下安危都不好說。”皇後言辭誠懇。

    皇帝不由來笑,卻給了皇後麵子,直接放開花瓣向外喊人:“當值的是誰?”

    早已經大汗淋漓的張虔達狼狽轉入殿內,撲通跪倒叩首:“臣監門直閣張虔達……”

    隻說了自己姓名,便已經驚慌到不知道怎麽說下去了。

    “張虔達。”皇帝想了一想。“你不是在做鷹揚郎將領兵嗎?”

    “聖人明達萬裏。”張虔達聽到這個問題,倒是稍微恢複了一點神智,畢竟這個問題是有預設答案的。“臣之前確實是在領兵,但最近因為司馬正領兵回東都的事情,軍中上下起了些騷動,臣因為是司馬大將軍的舊部,卻因故沒能回去,惹得軍中起了怨氣……這才求到虞相公跟前,棄了兵權到禦前當差。”

    “因為你陰差陽錯沒有回東都,所以招來了本軍下屬的憤恨?是這個意思嗎?”皇帝立即會意。

    “是。”

    “皇後說有禁軍要造反,是指這件事嗎?”皇帝繼續來問。

    “臣不敢隱瞞聖人。”張虔達明顯有些緊張。“這幾年,每隔幾月就要起些回東都的騷動,但這一次司馬正一下子帶走了三萬精兵,上麵這些登堂入室的曉得是接替曹皇叔,多還隻是議論,下麵隊將校尉之流就串聯的有些厲害了……皇後娘娘為此驚動也屬尋常,但事情似乎又不止如此。”

    “有話便說。”皇帝明顯又有些不耐煩了。

    “是吐萬長論老將軍的傳聞,據說前日晉地文修宗師、太原王氏的王懷通忽然出現,拜訪了吐萬老將軍。”張虔達雖然還是戰戰兢兢,但嘴上卻利索了不少。“臣委實不敢蒙騙聖人,江都城內現在很有些流言,都說王懷通是受了英國公白橫秋的委托,勸吐萬長論回關西的……而具體如何回去,又有許多說法,是孤身離開、仿效韓引弓引兵離開,乃至於說吐萬老將軍要發動兵變,率軍來撲擊江都的說法,都是有的。”….

    皇帝沉默了下來,皇後似乎想說些什麽,但最終閉口,隻是看向了前者。

    一陣壓抑的沉默之後,偏殿上皇帝重新開了口,卻是看向了平案之人:“都是一些流言,皇後想多了。”

    皇後便要點頭。

    而皇帝反而搶先解釋:“外麵是有許多人要算計咱們,但隻要不落到黜龍賊手裏,我總能做個陳朝後主當個安樂公,你也可以仿效當年陳朝的沈皇後,安心做個公夫人。”

    皇後隻能點頭。

    “下去吧。”皇帝這才朝下方擺手。

    張虔達趕緊謝恩,然後爬起來回到殿外繼續巡邏,稍頃回過神來,又不禁心思微妙起來。

    一來,他是慶幸,慶幸成功將這次危機應付了過去;二來,他是失望,失望沒能趁機禍水東引,借此機會引得皇帝對吐萬長論驚怒起來,反而輕飄飄過去了;三來,正是這種輕飄飄,以及皇帝明顯展示的畏縮,讓張虔達起了一絲輕鬆之意……原來,這位之前看起來那麽深不可測的主,也可以這般輕易糊弄,自然讓他放輕鬆了不少。

    張虔達如何思量不提,偏殿中一場小小插曲過去,便繼續歌舞宴飲起來。而到了日落天黑,歌舞結束,滿殿燭光燃起,按照這位聖人在江都的規矩,就該挪動位置順著燭光大道往西麵一排居所處按著順序去找妃嬪……這一年,尤其是這位聖人又從江東、淮南重新招了許多妃嬪美人後一直都是這麽做的……數十位美人,每人一舍,一天一個,挨個拜訪,輪到誰,白天負責歌舞節目,晚上負責侍寢。

    白天的時候,皇後經常會來,極少概率會有隨行的皇子、皇孫跟著一起,晚上的時候,就是皇帝一人去美人舍中。

    但這一次,曹徹沒有著急起身,反而是呆坐在座中,一時出神。

    皇後也沒有走,隻是在旁邊金絲坐榻上等候。

    過了好久,曹徹方才出言:“取銅鏡來。”

    周圍宮人原本大氣都不敢出,聞言如蒙大赦,趕緊尋得一麵銅鏡,擺在了曹徹身前案上,又將燭台移近。

    曹徹端詳了一下鏡中自己,扭頭朝自己妻子來笑:“我與白橫秋年紀仿佛,隻小了兩三歲,之前在東都看他滿頭花白,還有些憂慮,覺得自己這般年紀也會如此,如今看來是多慮了。”

    皇後輕笑:“聖人天資卓越,遠勝於人。”

    曹徹點點頭,看著鏡子內自己的頭顱,笑了笑,忽然又言:“大好頭顱,誰當斫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