黜龍

第一百六十八章 隴上行(17)(1/4)

    田地裏,春耕已經進入後半段,但不代表就沒了麻煩、

    這三年,逃散人家太多,黜龍幫奪取兩郡的時機又太巧,根本來不及重新授田的,即便是黜龍軍組織了十來萬屯田兵,也隻能在長河、般縣、平昌、樂陵這些遭遇過大規模戰亂的地方進行大略的集中屯田,而且還因為田地糾紛誕生很多執行粗暴的事端……老百姓隻認自己耕種了許多年的土地,但軍隊需要大麵積連貫的土地。

    這也是很多人越來越推崇竇夫人的緣故,她非常善於處理相關糾紛。

    一開始她的那個多是隨軍家屬的營隻是幫忙管理安排般縣大營的非軍械物資轉運分發,然後張行讓她管著那些跟著軍隊的民間軍市,後來將大營內組織特定正式軍市的項目也交給了她。

    這個時候大家雖然不說什麽,但都知道,竇夫人或者說曹大嫂領著的這個河北軍屬組織已經承擔了一定的切實工作,而且那群河北本地的義軍軍屬確實在特定工作上是有別人起不到的效果的,也實際上有了一個“高雞泊婦女營”的說法。

    再後來,就是馬臉河之後的進軍了,這個時候,這個“營”又開始隨著部隊挺進負責起了城市的清理,然後理所當然的承擔起了黜龍軍跟河北本地人的糾紛處置。

    流民折回城內,發現家中田宅被軍隊占據,田地不可能給你,隻能按照人口在別處另劃,但宅院卻沒理由不還……這是有背景的,諸如長河縣這種遭遇了兵禍的地方,不說十室九空,三空四空還是有的,士兵和軍官完全可以換一下,毫不費力……但依然有趁機勒索的情形,弄得民怨頓起。

    事情折騰出來,張行當時的安排,就是派柳周臣去以軍法巡視,但這隻能治標,部分士卒欲求不滿,將領也良莠不齊,很多軍士私底下泄憤般搞破壞誰也沒辦法,結果就是兩敗俱傷。

    而當時恰好因為長河過於荒廢在長河的竇夫人就把這類事情處理的非常出色,她們是河北本地人,甚至高雞泊裏本來就有很多逃過去的長河人,還是軍中家屬,還是婦女,之前還給做飯送菜補衣服的,誰也很難跟她們為難置氣,許多類似糾紛,包括調整田地的事情到了她們手裏反而簡單。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單通海的要求下,她們很快又跟著部隊往東走,參與到了渤海那邊的接收工作去了,單通海後來為她們請功鳴不平也在此事。

    張行也是為此下定決心要給這位竇夫人曹大嫂一個頭領位置。

    可是還沒完,沒等到整軍完備開個會,到了春耕中後段,人家又開始主動幫忙調解春耕的細碎工作了。

    之前說了,屯田兵占了大麵積的成片閑地,可與此同時,很多地方小片空下來的的耕地卻無人敢碰……一是因為種子寶貴,沒人敢浪費;二是因為擔心占了授田以外的田,到了秋天會被“黜龍官家”給整個拿走。

    所以,河北老百姓寧可一遍遍的把自家的地再去些蟲,再撿些石子,也不在春耕晚期碰那些就在旁邊的閑地。

    當此時,早就操作熟練,也有了些膽量的竇夫人主動提議,在明年秋後重新授田前,以官府的名義把這些地租給這些鄰人,取一個稍高賦稅的租賦便可……張行自然立即批準,於是這些人複又帶著一些種子下地來尋這些閑地,請轉業到地方鄉裏的黜龍軍退伍士卒牽頭,匆匆立了個一年的官府契約,無論如何讓這些地給補種些東西。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