黜龍

第二十六章 振臂行(9)(2/5)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明白。”徐大郎點點頭,應了下來。

    不過是一瞬間,他似乎醒悟過來什麽,複又起身,將張行棄掉的筆墨硯取來,又抽了張紙,認真記下了這件事。

    “魏公說王懷度是最差的?”張行繼續來問。“是三人中最差,還是總體來看比較差?”

    “都有。”魏玄定一口咬定。“這就是個世族廢物,膽小怕事,就會敷衍著當官那種……我當日同意去接澶淵,不隻是因為你二位龍頭說的想著能在對麵有個據點,於我個人而論,也有這個理由,……但沒想到,他居然硬起來了。”

    魏玄定口中的廢物當然要大打折扣……他看誰似乎都像廢物,但最起碼說明此人應該沒有特別英明果斷。

    “也不通軍略?”為了保險起見,張行主動問了一句。

    “自然。”魏玄定立即應聲。“不要說王懷度,便是懷通公與懷績公一起路過,他們三兄弟湊一起,也絕對不通軍略……而且懷績公若是真路過,怕是牛達早沒了。”

    “所以主持軍務的,應該另有他人?”張行認真來問。“汲郡都尉是誰?”

    “是個梁郡出身的孟姓豪強,喚作孟山公,在濟陰周橋一帶其實也有勢力。”徐大郎主動開口。“是個人物,但依我看他十之八九也是有反意的,沒理由要傾力而為……甚至,我覺得這廝看到咱們這邊的事業,此刻怕是隻想回梁郡造反。”

    “孟山公。”張行抬手記下了這個名字,繼續來問。“可如果不是都尉,誰還有什麽名義直接在軍務上插手呢?”

    “汲郡當地還有個叫王德信的大豪,但也應該隻想著造反,沒理由助太守吧?”徐大郎也有些焦躁起來。

    “莫說這些本土大豪都隻想著造反,便是沒想,素來瞧不起這些人的王太守也不會聽他們的……”魏道士插了句嘴。“而汲郡那裏的朝廷官軍,無論如何都還是太守說了算才對。”

    張行心中忽然一動,隱約抓到了一點什麽,但他沒有直接點出,而是一邊思索一邊莫名詢問:“我記得三征時,朝廷派了鄭善葉去汲郡黎陽坐鎮,他走了嗎?”

    “早走了,跟屈突達一起走的。”徐大郎接口道。“張三爺你沽水殺人後,抵達此地前,兩人便一起帶兵回滎陽,甚至可能回東都了……”

    “會不會又回來了?”張行追問。“畢竟黎陽有一座黎陽倉。”

    “自然是有這個可能的……”徐大郎歎氣,然後終於無奈。“但張三爺,若如此猜度,不如排遣細作渡河去查問……咱們現在最多說,汲郡那裏王太守得了什麽助力,可咱們之前在造反,什麽都不知道。”

    “派細作過河探查,尋汲郡官府裏的熟人和本土豪強做聯絡都是必然的,給房彥朗要聯係渠道也是必然的,甚至趕緊往下遊詢問情況,準備調度咱們的水上力量也是必然的……因為事情很可能是多方麵因素造成的。”張行一邊繼續拿炭筆在本子上亂畫,一邊正色分析道。“你也記一下。”

    “是。”徐大郎立即將這幾條記下。

    張行等對方將自己命令一一記錄好,這才繼續來說:“其實我們現在並不是在胡亂猜測,而是要盡量匯集已知情報,找出事情的關鍵來……而且不瞞你們,從你們說到王懷度此人隻是個才能平庸的官場人物,同時卻依舊是一郡之君,對軍政大事說一不二時,我就想到了一處有意思的地方,然後起了個懷疑……”

    徐大郎和魏道士齊齊肅然正坐。

    “我不太懂軍略,你們說為什麽咱們之前大軍三萬偽作開往此地,準備救援牛達,汲郡的官軍要莫名撤一下?”張行正色來問。“如果是要準備水軍,也不需要撤圍吧?”

    “自然是被三萬之眾嚇到了。”魏道士脫口而對,但馬上他就有些不確定,轉而求證式的看向了徐大郎。“是被嚇到了嗎?”

    “必然是被三萬眾嚇到了。”徐大郎若有所思,然後猛地醒悟。“但是為什麽會被嚇到?這跟之前的堅定圍城、後續的果決增兵根本不搭吧?況且還像水軍……張龍頭所言不差,這不像是單單一個靠我們這邊的情報就能做出的轉變?”

    “我其實覺得,應該隻有一種可能。”張行平靜言語。“那就是選擇撤軍的,和讓部隊再圍上來的,不是一個人……而且,按照魏公說法,下令撤退的那個,必然是王太守。換言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