黜龍

第一百二十一章 斬鯨行(13)(2/5)

    “這是時論淺薄,不得已如此言語罷了。”白有思頗有些羞憤之態。

    “那就讓張三郎借老夫的威勢,破一破這淺薄時論好了,從此一飛衝天。”曹林忽然抬起另一隻手來,大袖飛舞,銅鈴作響,驚得滿塔悚然。

    也驚得張行心中一震,猛地抬頭。

    便是白有思也不好再擅自開口。

    這倒不是白有思怕了這位大宗師,而是她已然想明白了,這件事情,隻能是張行自己做主……而且,一念至此,女巡檢便已經下定決心,若張行自有打算,她固然無話可說,但若是張三郎願意繼續履約,隨自己再度前行一程,哪怕隻是今日一回決定,將來也不過是區區一程路,那也要豁出命來,力保此人安危。

    司馬正以下,朱綬、黑綬、白綬、巡騎,雖說隻是一人之私情前途,有些事不關己,但既然到此,便是信不過張行才能的,也願意信一個中丞的眼光,又如何能不在意?

    故此,眾人早早將目光匯集起來,卻和曹皇叔一般,隻落在張三郎一人身上。

    “中丞,剛剛我震動一時,複又百思回轉。”又等了片刻,張行果然緩緩開口。

    “這是當然的。”曹林失笑以對。“以你的聰明,必然要有考量,所以考量妥當了嗎?”

    “我有三個問題,頗顯冒昧。”張行言語儼然誠懇至極。“還請中丞原諒屬下突兀,務必答一答……如此才能下定決心。”

    “無妨。”曹林笑道。“我查閱文案,還發現了你一個優點……那就是謀則謀,但真要做決斷的時候,從來不拖泥帶水,從來都是幹脆利索……今日咱們就在這塔中,莫說三個問題,便是三十個,我也當場回答妥當……讓你下定決心。”

    “第一問,請問中丞,按照規矩,中丞有召,與陛下有召,是否有類似之處……我是說,陛下有召,奉者忠,不奉者不忠,中丞這裏召我為子,若奉自然不提,可若不奉,按照規矩,可有不德之處?”張行認真詢問。“我之前拒絕過白公的邀請,當時自覺是沒有什麽不妥的,卻還是不知道中丞這裏如何,畢竟中丞是我正經上官。”

    “沒有。”曹林沉默片刻,同樣認真以對。“天上有至尊四位,可這天下,唯聖人一人而已,也隻有聖人可作威作福,我雖是皇親、執政,也是你現管的上官,卻當不得這個忠字……實際上,這是先帝在位時,常常強調的所在,州郡別駕、黑綬,出自中樞,分權刺史、郡守,使州郡主官不得為威福,便是這個意思了……我有心將你從白氏夾帶裏掏出來,也是這個意思。”

    “那好,第二問,屬下請問中丞,皇室近親承天景命,貴重一方;大宗師威淩四海,自成天地;南衙相公、靖安中丞,更足以宰執天下,稱量社稷……而中丞既是皇親,又是重臣,還是大宗師,那敢問中丞,到底哪一個才是中丞立身根本?”張行繼續頂著壓力來問。“或者說,中丞平素講規矩,卻不知道從最根本上講的是哪一類規矩?”

    “問的好!”曹林這一次想了許久,方才緩緩以對,“家國一體,皇親重臣,並不矛盾,都是要輔佐陛下,使大魏安泰……這才是我最根本的規矩。至於說大宗師這個身份,以前確實有些念頭,可隨著年歲日長,我卻隻想讓大魏安泰,傳遞萬世,不再苛求個人進益了。當然,也不是全然不管,而是順水推舟,以家國為重。”

    張行依舊神色凝重,再來拱手:“最後一問,若要大魏長治久安,必要清理禍患,敢問中丞,中丞本人以為大魏之患哪一處最重?是門閥層出不窮,自相迭代,把持軍政?還是地方豪強林立,使大魏為政止於縣邑?是東夷兩次得勝,人心厭戰,漸失統一之機?又或是北荒與南嶺地方偏遠,蕩魔七衛與真火教各自倚仗至尊威勢,使南北兩處郡縣難名?亦或者說是說巫族為天險所隔,終究有些難以把控?”

    曹林沉思片刻,身形依舊紋絲不動,卻表情嚴肅起來,居然反問回來:“第一問,我曉得,你是害怕,是為自己安全來問的;第二問我也懂,你是怕明珠暗投,是為前途來問的;這第三問算什麽呢?為什麽來問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