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夢途

第381章 第382章(1/2)

    接下來唐世傑又走訪了幾個村小,情況和聽說的基本沒有什麽出入,或者現實的情況可以說比聽說來的,更加殘酷,更加深刺人心。

    就在木棉鄉,一個村小,五十多個孩子,隻有十幾本教科書,而教室卻隻有一間,老師也隻有一個四十多歲的初中生和他那塊七十的老母親兩人,分別教著四年級的課程。

    從楊本分的匯報中,因為這位老師是初中畢業,而且這個村小並不是教育局規劃內的,所以他連編製都沒有,隻是教育局根據實際的情況,每個月會給他幾十塊錢的補貼而已。

    唐世傑也從這位姓梁的老師口中得知,他因為幫人修房子,摔傷了左腳,後來村裏的村支書想著他是初中畢業,所以就張羅著讓他在村裏給孩子們教教書,就這麽他一直堅持了近十年的時間,這所教室也是村裏的村民們大家出力給修建的,而那些課本,更是從鄉裏的小學給找來的,因為時間的原因,所以才越用越少,基本上是幾個孩子看一本。

    也因為如此,他隻能教到孩子們到四年級,當他們到了讀五年級的時候,就必須到鄉小去讀。

    在木棉鄉小,唐世傑沒有落淚,隻是眼圈紅潤;可是當到了這裏,他是真的落下了眼淚,這裏因為距離鄉場比較遠,還沒有通電,屋子全是木質的結構,角落裏還有一些因潮濕而散發的腐臭的味道,可是孩子們卻在這樣的環境裏學習;他敬佩這位梁老師的偉大,更痛心孩子們的艱苦,他的眼淚也因此落了下來。

    接下來唐世傑也沒有精力再繼續走訪下去,因為他已經能想象得到其他地方的情況,雖然李靜芳曾經承認過,但是唐世傑還是希望眼見為實,可是當你看到的已經使得自己難受了,你也就沒有再去想看下去的精力。

    回到鄉場,唐世傑沒有說什麽,與鄉裏的這些幹部們告別過後,在回縣城的路上,唐世傑對李靜芳說“靜芳同誌,回去以後,你就抓緊和本分同誌商議一下,第一是將村小進行整合,一來是村小老師的編製問題,二來是教學硬件的問題;再者就是學校教師不足的事,這個我去想辦法;這個事一定要抓緊來辦,周總理說得對,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啊!”。

    唐世傑這一次真的是感觸良多,再清河的時候或許他還沒有這番的際遇,畢竟清河的條件,比起林川來說,的確要優越的太多,可是林川真的是太窮了,縣財政的支出和收支就完全能夠看得出來,不過教育部所撥下來的那幾百萬,就是全部投入進來,那也是杯水車薪而已,教育事業是一個長期的投入事業,這一點唐世傑是深知這個道理的。

    李靜芳也沒閑著,回到縣裏後,立即召集相關部門開會進行研究,然後將報告整理了出來,遞到了唐世傑的案前。

    報告中提出‘林川縣,全縣十六個鄉鎮,一共九所中學,其中高中兩所、初中七所;小學一共十八個,登記在案的村小一共九十一個,在編教師三百二十一人,非在編教師共兩百零二人;經過研究,教育局計劃整合村小縮減至六十二個,新增初中兩所,鄉小所需教師六十七人,以及改善各所學校相關費用,六百七十萬餘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