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是怎麽煉成的曾毅高靜

第40章 兩個位子(1/2)

    “嗯,有人找你,你晚半個小時走就對了。”楊誌剛點頭說道,也不再多說什麽,直接掛了電話。

    “看來高家,這是要把曾毅和高靜給扯開了啊!”放下電話的楊誌剛笑了笑。

    “這高景盛也是,現在都什麽年代了,還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一套,這個曾毅,我看也很不錯。”副廠長侯文誌坐在一旁笑道。

    “咳,人家家裏的事情,咱們管那麽多幹什麽?”楊誌剛笑了笑。“這個銷售一科科長的人選,你有什麽建議沒有?”

    “這個正要跟你匯報一下呢。”侯文誌見他問工作,也就不說曾毅感情的事情了,接過了楊誌剛遞過來的一支煙點燃,腦子裏做了一下語言組織。

    “財務科和肖重林那邊,把銷售科所有人的業務成績都統計了一下,”侯文誌便匯報道。

    “從今年以前來說,肯定是一科的那些老同誌業務量大,畢竟以前屬於計劃經濟,都是走指標的。”侯文誌又笑道。

    “以後計劃經濟將不複存在,靠指標的銷售成績做不得數!”楊誌剛直接揮手。

    國家正在從計劃經濟往商品經濟轉型,以後便是市場經濟,買東西不再靠指標了,老百姓想買啥就買啥,那就得靠業務員的能力。

    “從曾毅他們進廠那時候開始算起!”楊誌剛直接下了命令。

    “那要這麽說起來的話,可就立竿見影了。”侯文誌笑了笑,“祖學民因為業務積累量大,所以他三個月的業績是最多的,有五萬,其次是曾毅,三個月下來,做了一萬六的銷售量,趙侖比他差一點,做了一萬二。”

    “老侯,你覺著讓曾毅來當這個科長怎麽樣?”楊誌剛臉色陷入沉思。

    “祖學民的銷售量最多,如果說以成績來的話,恐怕不服眾!”侯文誌搖頭。

    “祖學民的業務多,是因為他積累量大,你想想看,祖學民四十多了,做了十幾年業務了,三個月做五萬。”楊誌剛伸出手指頭在桌麵上點了點。

    “你得想想曾毅和趙侖兩個小夥子,才進廠多久?三個月啊!三個月時間,一個一萬六,一個一萬二,如果說他們像祖學民這樣做了十好幾年,他們能為廠子創造多少效益?”楊誌剛語重心長地說道。

    “咱們銷售部三個科室,一科人數最多,十個人,二科六個,三科四個,總共二十個人,每個月的業績才多少?也就不到十一萬。”

    “咱們黃江廠可是四百多人的廠子啊,現在咱們還能感受感受計劃經濟的餘溫,可是等到以後,徹底轉向市場經濟以後呢?”楊誌剛麵露憂心之色來。

    在八十年代,一個月十萬那絕對是一筆天文數字,但畢竟這是一個工廠,黃江廠算上後勤,總共四百八十名職工。

    “光是每個月的工資開銷就在兩萬塊,這還沒算獎金水電以及其他的一些開銷,現在市裏某些領導都有意見了。”楊誌剛歎息一聲。

    “說咱們黃江廠的業務是一年不如一年!”楊誌剛最後躺在沙發上。

    “如果說還是這麽繼續按資排輩下去,恐怕不出兩年,咱們黃江廠就要入不敷出了,我倒是沒什麽,明年過完年就退休了,可是後來的人怎麽辦?”楊誌剛又問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