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法則

第六十六章 感悟(1/2)

    楚飛聽著陳文新的誇讚,卻左耳進右耳出,心神已完全沉入到亡靈魔法的研究中。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楚飛的想法很明確,亡靈魔法是一個很好的借鑒和學習對象。

    當然了,若能否獲得第二種超能力、還是亡靈魔法就更好了。人嘛,總是有點好奇的。

    雖然“亡靈魔法”四個字聽上去就不怎麽正麵。但讀了這麽多書,尤其是和黃海峰的老爸談過後,楚飛卻有不同的想法。

    生與死,是自然的規律。正視死亡,承認死亡,勇敢麵對死亡,才是最理智的選擇。

    《亡靈書》絕對是一部偉大的典籍。一本書撐起了一個文明,其價值不亞於《論語》、《道德經》。

    不,也許還要超過。因為僅僅依靠《論語》等典籍,華夏文明絕對無法踏出地球。

    但《亡靈書》卻支撐著神靈(死神)的文明體係踏入星空。

    正視自己的不足,承認別人的優秀,不妄自菲薄,自強不息,開拓進取,才是真正的華夏思想。

    《亡靈書》中,也充斥了大量的糟粕,是對神靈的讚美。

    九成內容關係到信仰、愚弄信徒,灌輸神靈至高、神聖不可侵犯等思想的桎梏,更要求信徒不求回報的信奉神靈,至死不渝——不信神就是異端。

    不過那剩下的一成內容,卻讓楚飛看的如癡如醉。

    “靈魂”是什麽?

    不同文明、不同的詮釋、不同的思想,最終塑造了截然不同的發展之路。

    華夏科技從量子方向入手,以大數據技術和宇宙腦理論,打通了生命和科技的界限,從此走入文明巔峰。

    而死神的文明,以靈魂與對死亡的詮釋,發展出了全新的文明係統。

    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

    這個觀念,在很多文明中都有。

    但絕大部分文明追求的是‘身後名’,而死神文明追求的卻是“身後命”。

    《亡靈書》認為,生命存在的目的和意義,就是孕育靈魂;當靈魂孕育成功後,隻有軀體死亡後,才能迎來真正的新生。

    世界孕育生命,生命孕育靈魂。所以,靈魂才是世界上最精華的所在。

    而亡靈魔法、死神之路,就建立在這種思想的根基上。

    生命死亡後有一個短暫的‘死後孕育時間’,華夏稱之為“頭七”。

    不過絕大部分靈魂撐不過三天;隻有根基強大的靈魂才能撐過七天,進入一種全新的‘生命狀態’。

    如同懷胎十月一樣,這種全新的生命也需要一個孕育期。這期間若能補充特定的能量,或者布置特殊的陣法,可以保證‘全新生命的孕育順利和強大’。

    是的,《亡靈書》認為死亡七天孕育的‘東西’,是一種全新的生命。

    亡靈魔法的修行,需要學習理論,凝聚靈魂;等凝聚出“靈魂火焰”後,就可以“自殺”了。

    其實用“破繭”來形容,更恰當。

    但這種自殺不是亂來的,要通過各種手段激發靈魂,盡量得到強大、純粹的靈魂,成為一種全新的生命。

    這種生命,華夏稱之為“厲鬼”。

    在死神這裏,稱之為“聖靈”——‘亡靈’是通俗的說法,‘聖靈’才是官方的說法。

    在亡靈思想籠罩下的世界,死亡是一件喜悅的事情,因為這真的意味著新生。

    不過真正讓楚飛喜悅的,是《亡靈書》中有關於凝聚靈魂的方法,也有關於亡靈魔法操控的手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