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嫁給暴君之後

第六章(3/3)

    他們來得可真快,宮中應是有他們的眼線。

    蕭衍的臉色一沉,轉身道:“回宮。”

    *

    王樂瑤走得很快,似背後有一隻猛虎在追。

    她總是在蕭衍的麵前出醜,實在丟臉。

    帝王本就高深莫測,喜怒難辨,殺人不眨眼。王樂瑤甚至有種感覺,前一刻他們還在好好地說話,下一刻,他可能會掐斷自己的脖子。那種力量懸殊之感,導致身體本能的敬畏,其實非常可怕。

    她絕不會認為多年前那點誤打誤撞的小恩惠,可以當成護身符,自此高枕無憂。

    還是少跟皇帝接觸為妙。

    半道上,寺中僧人找來,說是王家有人到訪。

    王樂瑤移步到大殿,見來的是家中總管事餘良。餘良年過不惑,很小便跟在王允的身邊做事,算起來還是老夫人的表親,於王家上下而言,地位獨特。

    “良叔,你怎麽來了?”王樂瑤問道。

    “四娘子,長公主醒過來了!”餘良高興地說。

    王樂瑤的左右全都驚住了,沒想到僅僅一日,高僧所言就應驗了,他們可以回家了!

    王樂瑤想到不用再去跪誦經書,由衷地說道:“醒來就好。”

    “娘子受苦了,快收拾收拾,跟仆回去吧。”餘良說到。

    王家下人手腳麻利地去收拾行裝,又給寺中添了足夠的香油錢。

    臨走之時,王樂瑤還派竹君到謝夫人那裏道別,隻是她自己沒有露麵。

    上車前,她回頭望了眼永安寺,蒼鬆翠柏,雲峰霧海,朱牆烏瓦的寺院,在壯秀的山色中,顯得渺小而又平庸。平心而論,這永安寺破舊,還留下很多不好的回憶,她未必願意再來第二次。可她並不討厭這裏,反而有種遺世的安寧之感。

    這也是空道高僧選擇出於此,終於此的原因吧。

    車進了朱雀門,已近晌午,正是城中最熱鬧的時候,街上人潮洶湧。王樂瑤挑開窗上的簾子,往外看了看,歸心似箭。

    王家在烏衣巷,沿著秦淮河,俱是白牆烏瓦,建築帶有江南的秀美和含蓄。士族興旺百年,府宅不斷擴建,占地遼闊,但不會像那些寒門新貴一樣,用雕欄畫棟和舞榭樓台來撐台麵。

    永嘉南渡以來,王氏曾出過六位三公,十八位宰輔,能載入史冊的卓越人物更是不計其數。每個先人留下的印記,都足以成為後世子孫立足朝堂的資本。民間有個說法:烏衣巷裏金鑲玉,一家字媲一家文。說的就是王謝兩家,一個擅長書法,一個擅長詩文,在青史上留下了數不盡的名篇。普通百姓就算在邊上沾沾這金玉之光,都足夠炫耀一輩子了。

    所以烏衣巷周圍的裏巷,居住的人口是整個建康最密集的。

    王宅本就大,尋陽長公主下降以後,再把臨街建造的公主府並了進來,因而規模大得驚人。普通人走在裏麵,肯定是要迷路的。

    王樂瑤下車,門外家仆列隊相迎,“恭迎四娘子回府。”

    入府後,換乘肩輿,沿途下人都避讓在側,恭敬地行禮。王樂瑤居住在府中北角的沁園,樓閣以沉香木為根骨,院中種了很多名貴的花木,四季馨香,故而得名。還有一片桃林,花開時節,如雲蒸霞蔚,綿延不絕。

    在桃林蕩秋千,喝酒,看書,絕對是上品的享受。

    王樂瑤回去沐浴更衣,然後馬不停蹄地趕到西邊的公主府門前。

    堂嬸陸氏攜王竣,王端倆兄弟,以及族中幾位能叫上名字的夫人都在門前候著。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