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李慶安荔非元禮

第五百三十八章 明皇之死(2/4)

    李亨當然不會真的祝福父皇長命百歲,他來成都是做什麽的?可不是當什麽太子,他是堂堂的北唐皇帝,卻跑來南唐當太子,這不讓人笑話嗎?他之所以不肯進城,其實就是想直接進城稱帝。

    李亨來南唐已經近一個月了,雖然他不進城居住,也很少出軍營,但是他的心腹王珙和令狐飛等人卻在秘密活動,不僅很多大臣都願意支持他,甚至連手握重軍的高仙芝也表了態,他支持南唐皇帝,不管是誰登基他都支持,也就是說,高仙芝不會參與皇位的交替鬥爭。

    有了高仙芝這句話,李亨便完全放下心來,隨著時間過去了一個月,時機也漸漸地成熟了,現在他還在等最後的一個條件,一旦條件實現,便是動手的時機到了。

    這時,帳外傳來了侍衛的奔跑聲,李亨騰地站了起來,緊張地望著帳外,侍衛快步跑來稟報道:“殿下,他來了!”

    “好!快快請他進來。”

    來人是吳王李璘的特使,十六子李璘是郭順儀所生,自幼母亡,便由李亨撫養他長大,懷抱他而眠,他們雖名為兄弟,但情同父子,李亨早在長安登基後,便得到了李璘的密信,支持兄長為北唐皇帝  ,這次李亨輾轉前來南唐,他更希望兄弟能支持他登基,親筆信已經寫去了,他一直便在等候兄弟的正式答複。

    片刻,李璘的特使被領進了大帳,隻見來使鳳目長鼻,氣宇不凡,李亨頓時愣住了,他見過此人,而且很熟悉,來使竟然是名滿天下的大詩人李太白。

    來使確實是李白,李白自離開長安後便四處遊曆,從齊魯回來後,便又再去杭州吊唁賀知章,他喜歡江南景色,便在江南一帶長住下來,李璘聽說李白住在江南,他便派人前去請李白出世為官,卻被李白婉拒,李璘並不放棄,第二次又派人前去,還是被婉拒,當第三次李璘親自前往餘杭相請,終於打動了多年來鬱鬱不得誌的李白,李白感其誠意,便答應為他幕僚,出世輔佐李璘。

    由於李亨這件事事關重大,再加之李白便在巴蜀長大,李璘便派李白出使成都,替他完成這個重大的任務。

    李白上前躬身施禮道:“吳王帳下幕僚李白參見太子殿下!”

    李亨連忙還禮笑道:“原來是太白先生,我們已經多年未見了吧!”

    李白也笑道:“最後一次見麵是天寶四年,我們在大明宮的新年宴會上相見,這一晃就過去了十年,殿下風采依舊啊!”

    “哪裏!我是一年年變老嘍!”

    李亨哈哈大笑,連忙擺手道:“太白先生,請坐下吧!”

    李白也不客氣,坐了下來,不等李亨開口,他便取出一封信放在桌上,推給了李亨,“這是吳王殿下的親筆信,請殿下過目。”

    李亨急忙拆開信,仔細看了起來,信中李璘不僅明確表示支持他為帝,還願意出兵西進,配合他共同剿滅荊王李瑁。

    李亨心中大喜,捋須長笑道:“我就知道我的兄弟不會讓我失望。”

    李白也微微笑道:“吳王還有口信讓我帶給殿下。”

    “你快說,什麽口信?”

    “吳王說巴蜀偏靠一域,不利於實力壯大,也不利於對江南的控製,他希望殿下能盡早遷都荊襄,利用北唐對付安祿山無暇南顧之機,廣收錢糧,訓練兵甲,那時才能和北唐抗衡,更希望殿下不要急於北攻長安,現在我們還遠遠不是李慶安的對手。”

    提到李慶安的名字,李白的臉上閃過了一絲不自然,他和李慶安有舊交,他本人不希望李璘和李慶安抗衡,最好雙方妥協,劃江而治,但隨著時局的發展,隨著李璘支持李亨,李白也漸漸明白過來,和平相處隻是一個夢想而已,最多隻能是時間向後延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