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李慶安荔非元禮

第四百八十章 九曲之戰(上)(2/4)

    “確實有這種可能,但還有另一種可能。”

    李慶安也走到地圖前,接過木杆一指安西道:“我懷疑吐蕃進攻隴右隻是佯攻,他們的真正目標是安西,吐蕃從前衰弱時還有十幾萬軍隊,經過這幾年的休整,他們手中之軍至少有二十幾萬近三十萬了,怎麽可能隻派五萬人進攻隴右,如果他們真的隻有五萬軍攻打隴右,那麽這一定是佯攻,他們的主力去攻打安西了。”

    李慶安大驚,他連忙道:“如果真是那樣,吐火羅就危險了,現在吐火羅隻有銀礦駐紮了八千漢軍,加上當地的土軍,也隻有四萬餘人,如果吐蕃人強攻吐火羅,我們的銀礦會受到嚴重影響。”

    “不僅吐火羅的形勢不妙,安西四鎮的形勢也一樣不妙,當初我帶了七萬軍東去關中,幾乎將安西四鎮的軍隊都抽光了,我們安西軍三十萬大軍,你我就帶走近一半,河西居延海有五萬胡兵,河中和石國的六萬駐軍又不能動,還有信德的一萬五千軍隊,實際上我們能調動的軍隊,也就是三四萬人,可我又不敢讓碎葉太過於空虛,最多隻能調兩萬人去防禦安西,加上我現在率領的兩萬騎兵,那也隻有四萬,如果吐蕃是出十萬大軍進攻安西,說實話,我勝算不高。”

    李慶安心中很是焦急,他的戰線拉得太長,以至於出現了今天無兵可用的局麵,這時,李光弼建議道:“大將軍,不如將居延海的胡兵先調回北庭,然後卑職這裏再分兵一萬,河西也分兵一萬,這樣安西便可湊集七萬軍隊,再加上安西諸國的後勤支援,卑職認為,勉強可以和吐蕃軍一戰。”

    李慶安沉思了片刻,便點點頭道:“你的方案很好,我采用了.”

    ........

    黃河九曲地區是指黃河上遊的第一個大拐彎弧度內一片土地,也就是今天青海省的同德縣和貴德縣一帶,這裏地勢南北高,中間低,形成了四麵環抱的河穀盆地,氣候溫暖,土地極其肥沃,加上水源灌溉充足,因此這一帶是高原地區最重要的糧食產區,唐軍也在這裏建立了獨山軍和九曲軍,在九曲地區北麵更是有武寧軍、威勝軍、金天軍等重兵駐紮。

    自開元二十九年吐蕃軍占據了九曲地區後,這片盛產糧食的土地便成為了吐蕃進攻隴右的後勤基地,直到天寶十一年夏天,哥舒翰大軍才重新奪回了這片戰略重地。

    目前,駐防九曲地區的唐軍有一萬五千名吐穀渾軍隊,還有剛剛趕來的兩萬唐軍,唐軍主將李光弼命大將李晟來負責鎮守這處戰略要地。

    李晟自從在關中郿縣投靠了李慶安後,便重新返回隴右,他命手下部將嶽寧率一千軍隊鎮守石堡城,他本人則率領五千漢胡聯軍在大非川一帶巡邏,李晟武藝高強,尤其箭法出眾,他在漢胡軍中的威望都很高,正是在他的安撫下,因哥舒翰率軍離去而一度引發的胡兵騷動迅速平息了,可以說李晟在穩定隴右局勢上功勞極大。

    這次李光弼率軍東來,領隴右節度副使、鄯州都督,他便任命李晟為九曲五軍都兵馬使,統帥胡漢兵三萬五千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