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李慶安荔非元禮

第四百一十六章 霍國公主(下)(2/3)

    現在已經不叫侍奉了,他年事已高,無法在左右服侍,他現在的角色,是李隆基的一個伴,陪他說說話,或者幫他按摩那佝僂的後背,至於出謀劃策,他已沒有什麽太大的興趣了。

    聽李隆基對孫兒有怨言,高力士歎了口氣道:“上皇,我也聽說朝廷財政拮據,財源斷絕,以太孫寬仁,不到迫不得已,他不會走出這一步,上皇也體諒他一下吧!”

    “我可以體諒他,問題是他走錯了路,竟然將屠刀對準宗室,他想幹什麽,他想挖斷大唐的國脈嗎?”

    李隆基話音剛落,隻見一名小宦官驚惶奔來,老遠便高聲喊道:“上皇,不好了,軍隊,軍隊已經將興慶宮圍住,不準任何人進出。”

    李隆基驚得驀地站起來,他氣得渾身發抖,怒極攻心,竟一下子暈了過去,嚇得高力士和幾名宦官上前叫喊,“上皇!上皇!”

    半晌,李隆基慢慢蘇醒了,高力士連忙安慰他道:“上皇,老奴估計這是聖上怕出事,所以不讓上皇參與其中,他萬萬不敢傷害上皇。”

    “我悔不該當初啊!”

    李隆基吃力地做了起來,心中充滿了悔恨,他真不該立這個太孫,最後他竟然對自己動手了,他呆呆地坐了半響,忽然一咬牙道:“既然他不仁,那就休怪我無義了。”

    他回頭對高力士道:“高翁,他並不是每個人都攔得住,我寫一封密旨,你找人替我送給張筠!”

    ......

    自從去年的銀元事件後,張筠因被楊國忠追查他在銀錢泄密案中的角色,而主動辭去了戶部尚書一職,同時也辭去了中書門下平章事一職,也就是說,他已經完全脫離了李豫的內閣,沒有了朝廷之事的羈絆,張筠的生活更加悠閑,他喜歡釣魚、讀書,整日在後園垂釣,或者在書房看書,閑情逸致,無憂無慮,下午,張筠和平常一樣,在府宅附近的一條小河中垂釣,在這裏,他認識了一夥釣魚老翁,閑時聊聊市井民生,倒也不覺寂寞,張筠已經和釣魚人一樣打扮了,頭戴寬簷鬥笠,身著粗布麻衣,半挽褲腿,穿著麻鞋,隻是皮膚比他們白淨一點,讓人很難相信,這個漁翁竟然是曾經掌握大唐財權十幾年的戶部尚書。

    釣魚需要安靜,大多數時候眾人都安安靜靜,保持沉默,張筠也不例外,他盯著水麵上的浮漂,腦海裏卻在想著今天長安發生的大事,坦率地說,李豫的果斷行動出乎他的意料,也令他讚賞不已,盡管他知道李豫是被逼而為,但李豫畢竟走出了破局之步,說明李豫還比較清醒,看清了眼前的危局,張筠當然知道李豫現在的處境,如果說去年地方三王還有點地位尷尬,他們沒有理由對中央朝廷發難,那麽李隆基的蘇醒便改變了這種尷尬,李隆基便成了地方三王的最大依靠,同樣,李隆基也會依靠他們,事實上,李隆基已經這樣做了,這一個多月中,他三次把自己找去興慶宮密談,已經明確表示,他要廢除李豫,改立十三郎,也就是蜀王李璬為太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