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李慶安荔非元禮

第三百八十七章 張掖驚魂(2/4)

    荔非守瑜慢慢放下了鴿信,在他記憶中,這是王妃第一次公開署名,在某種程度上說,這確實就是幹涉安西軍政,但荔非守瑜知道,王妃從來不會幹涉安西內政,何況她現在還身懷六甲,這一次,因李慶安不在安西,隻能說明事態緊急了。

    既然有王妃的署名,荔非守瑜再沒有猶豫,他立刻下令道:“立刻命孟雲來見我。”

    目前駐守河西的四萬軍隊,正是幾個月前李慶安拉攏的河東軍,由於時間太短,李慶安還一時無法更換河東軍的大將,依然任用他們為將,四萬河東軍分別駐守在甘州、肅州和瓜州,其中孟雲和羅正義的兩萬軍隊駐紮在甘州,而吳庸的兩萬軍則分別駐紮肅州和瓜州。

    這河東三將中以吳庸的兵力最多,以孟雲的兵力最精,而羅正義的軍隊最少也最弱。

    目前張掖的一萬守軍正是孟雲的部下,孟雲是河東三將中資格最老的一個,年約四十五六歲,在河東從軍二十餘年,從一名小兵一步步做到了大同軍兵馬使,官拜雲麾將軍,在河東軍中威望很高,他現在被任命為河西行營副總管、甘州都督,他手下有部眾一萬五千人,都是忠於他的大同軍精銳。

    此刻,孟雲正在接見剛剛從祁連城趕來的羅正義,羅正義是河東三將中實力最弱的一人,他原來是承天軍兵馬使,官拜宜威將軍,比孟雲低了幾級,他手下隻有五千部眾,而且大多是老弱殘軍,因此羅正義在三人的地位也最低,來河西後被任命為祁連兵馬使兼甘州副都督,駐兵祁連城。

    雖然羅正義在三人中職位最低,但他卻是李豫最先拉攏的人,他的叔叔羅秉真是朝中尚書左丞,李豫便是通過他叔叔,將招安三將的密旨先給了他,今天,羅正義從祁連城趕來找孟雲,正是為了此事。

    “大哥,這可是聖上給咱們的親筆旨意,機會啊!”

    羅正義壓低聲音,他不敢驚擾孟雲的沉思,孟雲一動不動地凝視著桌案上的密旨,上麵清清楚楚有他的大名,孟雲若效忠於朕,封金吾衛大將軍、平夷縣公。

    河東平夷縣便是孟雲的家鄉,將他的家鄉封爵給他,令孟雲怦然心動,但孟雲也知道效忠聖上,也就意味著背叛李慶安,當初他可是發過毒誓,將效忠李慶安,如果他背叛李慶安,那誓言又算什麽呢?

    他沉思良久,又沉聲問道:“郭老將軍現在何處?”

    “郭老將軍就在祁連城,程千裏也來了。”

    羅正義非常了解孟雲,他知道孟雲正處於猶豫之間,便取出一封信,遞給他道:“這是郭老將軍給將軍的親筆信。”

    孟雲拆開信,信隻寫了半頁,意思也很簡單,背叛李慶安隻是小節,效忠聖上才是大義,是氣節,是迷途知返,他勸孟雲抓住這個機會,不要再執迷不悟。

    “大義、氣節!”

    這四個字儼如大錘一樣,重重地敲在孟雲的心中,使他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大義和氣節足以抵消他所發下毒誓的擔憂,他的目光又回到了密旨,這一刻,大將軍和平夷縣公的冊封竟是如此誘惑他。

    “幹!”

    他拳掌一擊,霍然起身道:“我決定了,效忠聖上。”

    羅正義大喜,又連忙道:“那吳庸那邊呢?”

    “吳庸不是你我的事,程千裏曾是他的上司,既然程千裏也來了,那就是他的事情。”

    孟雲看了看時辰,已是一更時分了,便道:“你立刻趕回祁連城,告訴郭老將軍,給我三天時間,我要把各地部眾匯攏,然後將軍權交給他。”

    話音剛落,門外忽然傳來了親衛的稟報,“將軍,荔非將軍請你速去他那裏,說有大事相商。”

    “不好!”羅正義吃驚道:“這一定是荔非守瑜知道我回來了,他要對將軍下手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