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李慶安荔非元禮

第三百四十一章 兩軍對峙(2/4)

    “我們同意!”

    穆斯林長老團首先表態了,他們商議一陣後同意了第三個方案,“我們希望這片森林永遠存在。”

    李慶安的目光又投向了祆教長老,他們也在低聲商量,最後,一名為首的長老道:“我們勉強同意。”

    之所以是勉強,是因為那片土地上還葬著什葉派的前宗教領袖,可以下葬時間已經過去了四十年,很難再找到那具渺小的屍骨,或者它已經化作了泥土,祆教長老們無可奈何,他們也不想再惹起血腥的衝突,不想再讓兒童老人遭到屠殺,他們也知道,李慶安的第三個方案是目前最好的解決方案,他們接受了。

    隨著祆教長老團的最後表態,會議室中所有的人都長長鬆了一口氣,李慶安欣然道:“既然雙方都表示接受,那我們簽訂備忘錄,種植森林由唐軍來負責,但開挖河道,我希望由你們共同承擔,一旦河道形成,這片廣場就不能再輕易進入,包括圖書館和學院,我都會將它們遷到南麵,建築物一概拆除,一樣地種植成為森林。”

    雙方再探討了部分細節問題,最終達成了一致意見,由在場的唐軍文職官員整理成了備忘錄,雙方長老團、李慶安以及安國副王都在備忘錄上簽了字,自此,伊斯蘭教徒和祆教徒最大仇恨之源終於得到了解決,布哈拉矛盾的緩解了,也就意味著整個河中地區的矛盾徹底緩解.

    李慶安立刻下令從撒馬爾罕調兵一萬五千人趕赴史國鐵門關增援那裏的駐軍,又從布哈拉調兵五千增援李嗣業,此時,李慶安的關注的焦點開始轉移到了阿姆河,呼羅珊的大食軍隨時可能進攻河中,他連夜趕往阿姆河。

    阿姆河也就是烏滸河,發源於蔥嶺,最後流入鹹海,呼羅珊以東是茫茫無邊的沙漠,被當地人稱為金色沙漠,阿姆河便從金色沙漠中穿流而過,曾是大唐和大食帝國的分界線,在倭馬亞時代,大食開始了向東擴張,越過阿姆河,逐步蠶食了河中、吐火羅以及信德、旁遮普等廣大地區,嚴重地侵犯了大唐的利益,雙方最終在怛羅斯城發生了碰撞。

    曆史已經被李慶安這個後世者的到來而改變了,大食人在怛羅斯城的失利使他們失去費爾幹盆地和河中地區,但阿布.穆斯林並不甘心,阿拔斯哈裏發也同樣不甘心,他命令阿布.穆斯林在兩年之內奪回河中,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年半,阿布.穆斯林正逐漸麵臨最後的期限來臨。

    壓力和勞累使阿布.穆斯林在過去的一年半中變得蒼老了,他的頭發已經白了一半,身體更加削瘦,盡管這樣,他每天依然振作精神親自訓練新軍,經過一年半的臥薪嚐膽,他終於訓練出了一支犀利的軍隊,這支軍隊有四萬人之多,戰士全部來自於呼羅珊。

    阿布.穆斯林不僅訓練軍隊的戰鬥力,同時他也學習唐軍先進武器,他發現突厥人的弓箭也非常厲害,得知突厥人的製弓術是來自一百多年前中原大亂時逃亡草原的漢人弓匠,便花重金請來了十名突厥人弓匠傳授呼羅珊人製造弓箭,盡管製造一副合格的良弓需要兩年時間,但他沒有時間等候,他逼迫工匠們用快速方法製造弓箭,這樣,阿布.穆斯林也慢慢建立起了一支三千人的弓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