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李慶安荔非元禮

第一百八十四章 高昌白疊(2/5)

    兩人邊說邊走,路上的行人漸漸多了起來,又走了幾十裏,草原似乎到了盡頭,開始進入農業區,一路上大片黃澄澄的麥田隨處可見,還偶然可以看見一些固定的土坯房屋,西州氣候炎熱,能做到稻麥兩熟,因此在六月搶收麥子後還能再種一輪水稻,因此西州地區一直是北庭重要的糧產區之一,但漢人卻相應不多,大部分都是高昌土人,農業技術不高,農業產量不如漢人聚集的庭州,所以李慶安便準備將一萬軍戶主要安置在西州,逐漸把西州完全變為農業區,而牧業則轉到庭州以北,或者轉到伊州。

    中午時分,他們便遠遠看見了蒲昌縣縣城。

    “七郎,看那邊,緤田!”荔非守瑜指著路邊一片田大喊。

    李慶安順他手指望去,果然見路邊的一塊田地種滿了棉花,大約五畝,綠色的葉子鬱鬱蔥蔥,唐朝還沒有‘棉’字出現,當地人一直稱為‘緤’,或者根據大食那邊的發音,稱為白疊布,不過在大唐內地也有稱之為‘綿’,李慶安心情異常激動,翻身下馬,向緤田奔去,幾十名士兵慌忙跟在後麵。

    這五畝緤田的主人是一對年邁的高昌老人,他們正在田裏忙碌,忽然見大群軍人向他們的田裏跑來,大呼小叫,都不由驚呆了。

    片刻,男主人便被帶了過來,李慶安正在看一株植被,見主人過來,便站起身笑道:“可有去年留下的?”

    老人會一點漢語,他見李慶安年輕,便以為隻是個小軍官,便點頭笑道:“有的,請軍爺隨我來。”

    眾人跟他來到一座小院,小院十分簡陋,三間泥坯屋,圍牆也是泥土夯成,不到一人高,院門十分破舊,裂開大條縫隙,院子裏有一棵老胡柳,小院的另一邊搭滿了葡萄架,時值五月,嫩綠的葡萄枝蔓爬滿了藤架,小院裏十分陰涼舒適,老人連忙拿出十幾隻胡凳,招呼眾人坐下,又讓老伴倒了幾碗涼茶端來,舞衣和如詩如畫也進了小院,坐下葡萄架下休息,看得出她們也十分喜歡這葡萄架,聚在一起指著葡萄藤低聲議論著什麽。

    李慶安也坐了下來,這時,老人捧出一堆緤花放在李慶安麵前,“軍爺請看,這就是去年留下來的一點,其餘都織成白疊布賣掉了。”

    李慶安拾起一個看了看,綿苞較小,倒像一隻蠶繭,不是後世看到的那種大朵棉花,纖維顯得略短,呈灰白色,這種棉花是最早從埃及傳到大食,再由大食傳到西域,是非洲棉,而後世看到的那種棉花確實產於美州的美州棉,雖然不是後世看到的那種棉花,但還是讓李慶安十分欣喜,他其實要的是棉花本身,倒不一定要棉布,他心裏清楚,白疊布隻能走高端路線,真正大麵積在大唐推廣是不現實的,畢竟麻布直到數百年後都是難以取代,隻是到明朝朱元璋強行推廣,棉布才真正取代了麻布,富貴人家是用絲,貧苦人家則用更便宜的麻布,白疊布在北庭價格就不菲,再長途運到內地,要比麻布貴得多,如此,貧苦人家誰會用。

    老人用手剝去裏麵的籽,雖然他剝得很熟練,但看起來還是很費力,他笑道:“這東西就是剝籽麻煩,收獲後我每天都要剝到深夜,一百斤能得到六十斤實緤就不錯了。”

    李慶安笑了笑又問道:“不知你家裏還沒有白疊布?”

    “我自己織了一端,我去找找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