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爸的漁樂世界

第四十五章 傳統釣的精髓:逗(2/2)

    龜帝一冒泡,彈幕區頓時一片騷動,這家夥是餘樂的老粉絲,餘樂釣鱖魚時他的講解,給不少水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龜帝哥來了,活捉真大濕一枚。”

    “龜帝哥,經常我看到窩子裏泡泡亂冒,可為毛還是沒口呢?”

    “是呢,我也經常碰到這個現象。”

    龜帝:魚星分兩種,第一種是魚在水中吧嘴時製造出來的泡泡。這種泡泡有一個特點,數量少,幾個幾個的。但它們在水麵上保持的時間比較久,不會一下就破。

    龜帝:第二種,大魚在泥底拱食或貼底潛遊製造出來的泡泡。這種泡泡和沼氣泡很像,但它也有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它是移動的。

    看到龜帝連發的兩條信息,餘樂笑道,“龜帝哥不愧是龜帝哥,句句話鞭辟入裏……是的,很多釣友認為的魚星,其實是地氣泡。”

    我也愛釣魚:龜帝哥威武,樂哥威武,學到了!

    彈幕區響起一片馬屁聲。

    ……

    直播間畫麵上,鏡頭無比清晰地展示著浮漂一定範圍內的情景。

    又有幾個蠶豆那麽大的魚星冒了出來,比剛剛離浮漂近了幾十公分。

    我也愛釣魚:樂哥,龜帝哥,水下那麽多窩子玉米,掛的餌和窩料也是一樣的,怎麽樣才能讓魚盡快地吃到鉤子上的那一顆呢?要不等它吃過來,不是要等半天啊,可能中途吃飽了還溜了。

    龜帝:這個問題交給主播吧,讓他實際操作一波給大家看看。

    餘樂點頭笑道,“感謝龜帝哥給我這個機會……我也愛釣魚這個問題問得很經典……”

    頓了下又道,“應該大家都知道,打窩有個準則,叫打近不打遠。意思就是打窩要打到浮漂後麵,尤其坡度比較陡的地型,可以更後一點,預防窩料向下滾動……”

    “之所以這麽做,是因為自然水域的魚,警惕心都會比較高。它們吃窩子,基本都是從外圍或者從前麵開始吃的,江湖經驗有限的小魚除外哈……”

    “如果你窩子沒打好,那魚吃到鉤上那一顆的機率,就會大大降低……或者說吃到鉤子所花的時間,就會大幅增加……”

    “那樣我們的作釣效率就會大打折扣。”

    我也愛釣魚:受教了,可我窩子已經沒打好,怎麽補救?

    餘樂沒再說話,直接把竿子往上抬了抬,再放下去。

    原本浮漂露出水麵三目,現在變成了七八目。

    不過,浮漂馬上來試探性動作了……

    小助手智能操作下的鏡頭立即拉近,將浮漂的信號完美地展示出來。

    我也愛釣魚:我靠,來口了!樂哥你剛剛那是什麽妖孽操作?”

    餘樂雙手已放在竿上,作好了隨時打竿的準備,嘴上輕聲解釋道,“我在之前釣鱖魚時說過的,逗……逗釣是傳統釣裏的精髓,釣任何魚種,都能出奇效,尤其在窩裏有魚不給口的情況下……”

    “之所以會有這個效果,是因為動態餌比靜態餌更容易引起魚的注意。而且,不論是肉食性的魚,還是素食性的魚,都是具有攻擊性的……餌一動,就會激起它的攻擊欲望。”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