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爸的漁樂世界

第三十九章 菜鳥學釣魚的目的(2/2)

    “十七斤,不含任何水份。”餘樂如實說道。

    “啥?”楊誌聞言大吃一驚,做為一個釣魚人,他哪能不明白這是一個什麽概念,太驚人了!

    隨即他就笑了,“看來咱們還真的需要好好聊一聊。”

    “你說。”餘樂在好奇的同時,心底生出了幾許期待,因為隱隱地猜到了什麽。

    楊誌道,“你們那裏是一個漁村,熏魚臘魚幹魚之類的,應該家家戶戶都有一把好手藝吧。”

    “咱村是傳統漁村,你說的這都是基本操作。”

    餘樂這話沒有半點吹牛的成份,向漁村的村民,尤其是老一輩,誰製作那三樣不是行家裏手?

    拎出去能讓市場上麵賣的無地自容。

    “那就好。”楊誌道,“你們那幹白條這些,賣多少錢一斤?”

    “四十多吧。”餘樂大概已經弄明白楊誌的目的了,雙眼頓時都亮了。

    “賣得太廉價了!”楊誌道,“不瞞你說阿樂,老哥我是經營土特產這一塊的,供應的商品中,就有幹或薰白條,賣是挺好賣的,就是貨源不足……這玩意兒說好弄,很好弄。說不好弄,特別難弄。”

    餘樂完全理解他說的好弄和難弄,自己不多半正因為這個糾結嘛。

    楊誌接著道,“你是個實在人,老哥也不和你來虛的。我手上的幹熏白條,分別賣130和120。你要是能給我供貨,我給你115和105。有多少,我要多少。”

    聞言餘樂笑了,如他所料哈,剛愁二十多斤白條怎麽搗鼓才好,楊誌這邊就……嘿嘿,他不應該叫楊誌,該叫宋江,及時雨嘛。

    而對方給出的這個價格,更讓他喜出望外,比在鎮上賣零的翻一倍都不止啊。

    至於楊誌掙個十五塊錢一斤的差價,餘樂半點都不覺得過份。有多少的農產品,從農民手上走到市場終端,價格不是翻了N翻?

    就拿鎮上的魚販子來說,他們要是往遠點的地方運,利潤起碼百分之四十打底!

    “楊哥,幹白條能賣那麽貴?”同時這一點也讓餘樂吃驚。

    “原生態的水產,又是純手工加工,不加任何化學物質,賣這個價不過份。”楊樂笑道,“現如今咱老百姓的經濟愈發地富足,對生活的品質追求越來越高,旦凡是真正的綠色食品,哪怕價格貴些,在市場上同樣倍受追捧。

    “那倒是。”餘樂認同地點點頭,沉吟了小會兒道,“楊哥這樣啊,因為我們這邊不能下小孔徑的漁網,想搞白條隻能靠釣……晚點我給你打電話。”

    掛掉電話,來到大伯家,二老還沒吃飯,在等他們。菜已經有些涼了,大伯母又去熱了下。

    當即餘樂把這事情和大伯大伯母如實說了。餘樂沒急著回複楊誌,就是想和長輩們商量下這事。

    “什麽,115一斤的105一斤?”

    聽他說完,餘誌華激動地差點沒拍桌子。和鎮上兩倍多的差價啊,他能不激動?

    大伯娘也有些激動,“如果可以下網搞,這事確實有搞手……要是光靠釣,這效率就差遠了……釣一天小魚下來,誰還有精力?又要收拾魚,還要幹要熏的。”

    “小樂,這事你是怎麽想的?”餘誌華抿了一口燒酒,麵色略顯潮紅地道,“我的意思是,如果咱村裏的都樂意來張羅白條子,你打算給大家多少錢一斤?還有,這事你是計劃自己做,還是有想過別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