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棒了,我逐漸理解一切

007 不可名狀(3/3)

    他隨即一個點頭,抓著袋子便向外跑去,嘴裏還嘟囔著:

    “不愧是……處長的眼光。”

    MD承認別人聰明就這麽難!

    接著,林東簡單摸索了一下檔案係統,很快找到了受害者筆錄。

    他們的很多話都前後矛盾,無法理解。

    於是重點落在了三人的共同點上。

    雖然樣本很少,但也隻能拿這些當基礎公理進行推測了。

    快速梳理後,林東找到了三個明確的共性。

    1:他們都有一個突然回歸正常的時點。

    在這之前,無論做出多麽荒唐的事,精神都是自洽的。

    在這之後,才開始質疑自己的行為,陷入自我矛盾,繼而精神失常。

    2:“回歸正常”的他們,都如以往般來到董事長辦公室,經人提醒才想起來,自己已經失去了這個身份。

    這應該是一個噩耗,但當時的他們,卻欣然接受了這一切,不接受的情緒是在隨後一點點變濃的。

    就像趙偉一樣。

    3:當被問及到底與誰猜拳時,他們的回答很相似——

    趙偉:“你能想起前天晚上在餐廳吃飯時,鄰桌顧客的長相麽?”

    周銘:“完全想不起來……好像是很久以前的事,但一定猜過。”

    張振濤:“這是一件不重要的事吧,我不可能記起每個細節啊。”

    綜合以上。

    最直觀的解釋其實已經出來了。

    蕭依是一名催眠師,通過猜拳下達指令。

    受害者的狀態則相當於“清醒的夢遊”。

    就像自己想不起考場的小女孩一樣,他們也很難主動回憶起具體細節。

    但隻要有人一提,就會立刻湧現出來。

    趙偉在筆錄中,自己也提出了這樣的猜測。

    但他最後否定了“催眠師”的存在——

    【我接受過催眠治療,那是讓我放鬆的精神瑜伽。】

    【而這個,是剝離我心智的魔鬼,讓我如傀儡般接受一切。】

    【這裏我再次強調。】

    【我從未有過“接受命令,一定要做什麽”的感覺。】

    【我的一切行為,無論多麽荒謬,都是我自己決定的。】

    【至少……是當時的自己。】

    對,就是這樣。

    三個人的筆錄,每次到這裏都會無法理解。

    就好像有一種感覺,如果絕大多數人類都沒有經曆過。

    那便不可能有一個詞匯能來描述它。

    即,不可名狀。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