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史上最稱職的麵壁者

第五百八十七章:回家(1/2)

    銀河376年,薑宇艦隊經過了二十五年左右的航行,來到了距青女星一百五十光年左右的位置,跟三體星人匯合。

    二十五年,行駛了一百五十光年,這就是躍遷發動機的速度。

    而這個速度,理論上來說還能再增長數萬倍, 到人類摸到躍遷發動機的極限的時候,也將是人類成神的時候。

    三體星人的艦隊,用了二十五年,卻隻前進了二十五光年。

    當他們發現人類艦隊,真的已經出現在了預定位置的時候,三體星人就知道, 人類的科技真的已經高於三體星人了。

    起碼他們目前,還沒有任何辦法達到六倍光速。

    薑宇在人類的大戰列艦“無限邊疆號”上, 跟三體星人代表會麵。

    既然是人類的戰艦, 維生係統自然適宜人類生存,卻跟三體星人的生存環境有易,而且雙方都怕對方身上的微生物,以及可能會造成的大規模疾病。

    所以三體星人隻好穿著防護服,來到“無限邊疆號”上。

    這是個曆史性的時刻,人類雖然多次消滅過外星文明,但是跟外星文明這樣和睦的會談,尚屬首次。

    三體星人宇航服的質感,跟人類宇航服的質感有明顯的區別,看上去灰不拉幾的,像是很細的砂紙。

    他們有明顯的四肢結構,隻不過四肢所在的位置,跟人類不同。

    隔著厚厚的防護服看不清他們的長相,不過之前在通話中,薑宇已經見過了三體星人的模樣。

    他們長得到更像是矽星人, 皮膚有點像是硬塑料,沒有明顯的五官結構, 類似於頭部的位置像是頂著塊不大的太陽能板。

    三體星人的形態,再次印證了生物學界最新的研究成果:碳基生物來自同一個祖源,所以身體結構非常相似。

    首先是因為在陸地上生活,又有複雜的大腦、靈活雙手的動物,更容易擦出文明的火花。

    相反,海洋生物想要發展出像樣的文明就困難得多,首先他們要保持流線型,減少自身跟海水之間的阻力。

    這讓它們頭部很難增加容積,也就是說很難完成腦進化。

    其次是海洋生物日常需要劃水,它們會努力進化魚鰭,而在陸地上靈活的四肢,在水裏卻很雞肋。

    在科技方麵也是如此,海洋生物發展航天事業,比陸地上的生物要難一倍不止!

    所以現在很多生物學家都認為,與其說人類這樣的哺乳動物機緣巧合下產生了文明,不如說最容易產生文明的,就是人類這樣的哺乳動物。

    人類在過去一百多年消滅的幾個智慧文明,他們都是陸地上的生物, 且肢體結構跟人類相似。

    還是那句話, 與其說人類的四肢跟其他智慧生物相似,不如說這樣的結構是相對科學的,是最容易可以在自然界的演化中脫穎而出的。

    隻不過他們有的是四肢,有的是六肢,有的是類似於觸手類的軟體結構罷了。

    雲天明也不得不穿著宇航服來到人類的軍艦上,因為他的身體是為了適應三體星人的生存環境設計的,反而回到人類世界後到無法暢快地呼吸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