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史上最稱職的麵壁者

第五百三十四章:麵壁計劃的進展(2/2)

    “不過另一項技術的突破,倒是解了燃眉之急。

    “銀河38年,我們成功打開了陀螺衛星,很快我們就掌握了製造大範圍屏障的技術。

    “既然沒辦法立即消除航跡,可以先遮擋起來,等消除航跡的技術有進一步的進展再說。”

    三號道:“關於航跡的問題,戰略部有了新的思考。

    “這些思考來源於銀河21年,也就是您在進入光速旅行之前的地球戰役。

    “在遠處觀察不到一個行星係外側的航跡,但是隻要敵人進入1.5光年之內,就很容易觀察到航跡。

    “三號星係就是個例子。

    “所以戰略部認為我們一直通用的航跡安全距離並不準確,起碼航跡要距離行星係0.6到1光年,才不會引起其他文明的注意。

    “在這樣的距離下,就算是其它文明觀察到航跡,也會認為是有過光速飛船從該星係路過,而航跡不是來自於那個星係。

    “往上追溯一下的話,我們對安全距離的認識來自三體星人,但我們並不知道三體星人從哪裏得到的對安全距離地認識。

    “戰略部猜測,三體星人應該也找到過一些高級文明的遺骸,從那裏他們獲取到了一些知識,錯把宇宙間的基本單位認為是安全距離。

    “所以在銀河26年,人類便更改了安全距離的標準。

    “但是在0.6光年外建設前沿基地也不現實,所以依舊以六千個天文單位為曲率加速的出發點。

    “雲湯尼就此做出過指示:努力發展抹除航跡的技術,當該技術進一步成熟後,前沿基地改為恒星外六十各天文單位,減少普通航速的距離,為星際旅行節省更多時間。”

    薑宇點點頭:“是啊,隻要我們能消除航跡,就沒必要跑那麽遠了。”

    接著他問:“莊悅和曹陽之前提出的軍艦改裝計劃開始實施了麽?”

    “從銀河40年就開始實施了,”三號回答道:“現在地球兵團和青女星三大兵團,已經列裝了許多有雙係統的軍艦。

    “哦,還有,這批雙係統的軍艦大部分的常規動力,都是用物質流發動機,目前列裝的軍艦常規航速已經達到了光速的22%到26%不等。

    “實驗室裏功率最大的物質流發動機,已經可以提供光速的28%的推力,下一批軍艦就會裝備該發動機。

    “不過物質流發動機現在還有一個劣勢,加速過程要比核動機慢很多,加速到最高航速需要一兩年。

    “所以雙係統的軍艦中,還裝備了一批核動機的軍艦。”

    薑宇道:“從無到有,從慢到快,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不能心急,先把速度提上去再說。

    “行星係內的航行還是要用比較實用的核動機,星際旅行可以考慮裝備物質流發動機。”

    三號繼續道:“截止到去年,大拓荒計劃就基本上完成了。

    “從太陽係而來的人們,就在前沿基地稍作休整,就被重新整編,開始了對十五個行星係的拓荒行動。

    “最遠的星係也在銀河43年就迎來了人類的拓荒者,最早開發的星係如今已經發展了三十五六年,已經開始向青女星供應一些高科技產品。”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