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史上最稱職的麵壁者

第四百九十七章:描述者(1/2)

    薑宇開始抽煙了,大家已經在這裏坐了幾個小時,精力的消耗很大。

    一開始機器人還隻是送來些普通飲料,此時已經換成了濃茶和濃咖啡。

    在對該事件沒有基本的解決方案之前,大家都別想休息。

    薑宇交代下來的任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因為人類對意識層麵的了解實在是太少, 甚至不能確定意識瘟疫能不能通過幸存者或者感染者的錄像傳播。

    更沒辦法掐斷意識瘟疫的傳播過程,就算是有些想法,也沒有任何理論可以印證這些想法是否會有效。

    不過大家還是絞盡腦汁的在思考,還請了許多專家學者來助陣。

    不管是參與進來的心理學、生物學,還有從事意識研究的學者,對於麵壁者給出的課題都有點發懵, 因為他們從未遇到過這樣的問題。

    可是讓人意外的是,很快就有了些思路。

    有個學者提出, 可不可以在播放錄像的時候設置一麵大鏡子,通過鏡子裏的倒影觀看錄像?

    這個提議立即引起了大家的爭論,有人認為即便隔著鏡子,也算是跟對方建立了交流,無法隔斷傳播途徑。

    有人覺得觀看錄像本來就不算正式的交流,雖然不知道在意識層麵會有什麽反應,但是應該隻能算是間接接觸,然後再通過鏡子加一層保險,就是間接的間接接觸了,應該就能避免感染。

    反對者認為,這樣做很冒險,因為觀看對方的錄像,隻要知道了對方,就等於是在意識層麵建立跟對方連接的弦。

    就算是加一麵鏡子,這根弦也依舊存在!

    這個想法雖然伴隨著巨大的爭論,不做卻給了大家一個思路:不能跟著“樂園”的思路來,要利用人類可以利用的條件解決問題。

    用科學技術在意識層麵上隔絕感染,對現在的人類來說幾乎不可能。

    那麽人類可以在“道理”上取巧, 比如剛才的提議用鏡子。

    緊接著有人提出來一個更完善的方案:讓沒有意識的人工智能去觀看錄像, 然後由它給大家描述。

    隻是接著大家又陷入了新的爭論:現在的人工智能,到底算不算是有意識?

    要知道,現在的人工智能技術已經相當發達,如果給它們覆蓋上皮膚和毛發,再穿上衣服的話,外在的表現跟一個正常人沒什麽兩樣!

    這也是目前為止,太陽係國關於人工智能的相關法案上,明確規定人工智能的外貌不能擬人化的原因。

    如果放開了擬人化的要求,那麽很快人們將分不清大街上的行人是真人,還是智能機器人。

    這會造成許多社會問題,比如人工智能與人類的戀情,比如一個犯罪分子殺害了一個人,但是卻可以用一模一樣的人工智能迷惑周圍人一段時間,為凶手爭取逃跑的機會。

    最要命的還是意識形態上的矛盾,既然人工智能有了跟人類一樣的外表,有了跟人類一樣的能力,那麽是不是要承認它們的生命權?

    絕大部分人都沒有絕對理性的思維,當跟一個外貌跟人類別無二致的人工智能相處久了,肯定會產生一些不一樣的情愫。

    所以人工智能跟人類一定要有明顯的區別, 這會從根本上杜絕以上所說的類似情感發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