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史上最稱職的麵壁者

第二百一十三章:最後一擊(1/2)

    聽完了唐納德地介紹,薑宇道:“我們應該把現代稱之為是基因時代,因為廣寒城的生活,正在享受基因研究帶來的福利。

    “當太陽係到處都是核動機為動力的飛船,也能利用新的核能係統發電的時候,再稱之為核能時代!”

    唐納德在電腦上做了記錄:“我們會使用麵壁者給出的定義。”

    薑宇笑了笑:“我這隻是個建議,具體的技術標準還得你們自己定。”

    唐納德點了點頭:“我最後要匯報的,是對‘毒蘋果計劃’的最後一擊。”

    廣寒城的科學院,還一直在關注腦插技術。

    因為這項技術能提高人的記憶力和學習能力,而且這項技術pdc做了一定程度上的改進,腦插設備不再有聯網的功能。

    這樣就避免了有人利用腦插設備,攻擊一個人的大腦。

    隻不過有了這樣的改進之後,想要更新自己腦插,就要做一次開顱手術。

    所以一般的腦插都是終身型的,隻要安裝上了,就不再更新。

    沒有用過該技術的人,相較於有腦插的人在記憶和學習這兩方麵都會有巨大的劣勢。

    因為薑宇下過嚴令,不允許用過三體星人腦插技術的人成為廣寒城的居民,於是科學院就準備開發自己的腦插技術。

    不過這個計劃很快被伯頓叫停了,因為柏翔東和顧誌澤那裏都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人類的壽命延長了許多,有更多的時間可以用在學習上。

    人們那麽期待腦插技術,很大程度上是學習的時間,占用自身壽命的比例太長。

    在現代社會,一般而言要進行二十年左右的學習,才能有生存能力。

    要想更進一步就要一邊工作一邊繼續學習,如果想要從事某方麵的研究,三十歲之前一直在學習隻能算是起步。

    相較於平均壽命之後七十多歲的人類而言,這個學習的成本太大了!

    所以當壽命延長了之後,許多人也就沉住氣,把更多的時間用到學習上了。

    而且伯頓雖然不知道薑宇為什麽會有那樣的嚴令,不過他之前的教訓告訴他,還是遵守薑宇的命令比較好。

    就在危機67年,爆發大瘟疫的時候,三體星人的腦插技術也沒人敢用了。

    隻不過已經有二十多億地球人用應用了該項技術,再取出來會嚴重影響到他們的生活和工作。

    當時pdc已經亂成了一鍋粥,沒辦法自己調查這項技術的缺陷,就把這個項目委托廣寒城的科學院進行,然後pdc再確定應對這項技術可能性後果的方案。

    經過幾年的研究,科學院的專家終於明白了薑宇的良苦用心,原來用了腦插技術的人,腦容量就被限定了。

    這裏唐納德又解釋得比較詳細,人類直立行走之後,腦容量才有了快速的增長。

    唐納德用竹竿來形容這個變化,用四肢行走的動物,比如貓、狗、牛、羊等等,還有爬行動物,比如鱷魚等等。

    它們的體態就像是一根橫著的竹竿,不管是竹竿的哪一頭,稍微加上一點東西,就會影響平衡。

    而站起來的智人,就像是豎著的竹竿,就算是在竹竿的頂部放上一桶水,也不太影響竹竿的平衡。

    這是人類大腦容量大幅度增加的前提,後來人的腦容量還做了相應的縮小。

    這是因為在石器時代,每個人都要掌握很多技能,比如哪些東西能吃,怎樣在野外辨別方向,製作工具等等。

    那時候每個人都得是個“全才”,不然很難生存。

    所以那個時期人的腦容量是最大的,後來社會分工漸漸精細化,人的腦容量就迅速的減少了。

    無他,全都是因為大腦這哥們消耗能量太多,既然有那麽多用不著的地方,那就減輕點負擔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