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繼承博物館

第 8 章(1/3)

    吳普屏住呼吸,定睛看去,隻見卡牌上畫著個坐在監牢裏的人。

    監牢外滿是柏樹。

    據傳北宋禦史台種滿柏樹,所以禦史台又叫“柏台”。後來眾人發現烏鴉愛在柏樹上棲息,“柏台”又衍生成“烏台”。

    這麽多信息聯係在一起,吳普一下子猜出這是什麽場景:烏台詩案!

    抽出來的是烏台詩案期間的蘇軾啊!

    吳普鼻子嗅了嗅,還能嗅到自己正在燉的東坡肉的味道。

    他覺得來得也太應景了。

    烏台詩案塵埃落定後,蘇軾就要被貶去黃州了。

    去黃州就要自己跑東坡開幾畝地自耕自足,從此自稱東坡居士。

    東坡居士開始潛心研究豬肉的吃法,邊燉豬肉邊苦中作樂寫《豬肉頌》。

    蘇軾這人自嘲自己“一肚子不合時宜”,一生之中確實做過很多“不合時宜”的選擇。

    比如以王安石為代表的新黨搞變法搞到如火如荼的階段他站出來潑冷水表示新法壞處很多,等到以司馬光為代表的舊黨殺回來後他又開始為變法派說話表示新法不是一無是處。

    約等於雙方幹架幹到白熱化階段他跑到中間說“別打了別打了”,結果自然是左邊揍他一拳右邊踹他一腳,慘得不得了。

    這就是他的後半生變成“黃州惠州儋州”的原因。

    烏台詩案這個時期的蘇軾就很倒黴,他寫過的詩文全被人扒拉出來,被一群人用放大鏡搜羅他大逆不道的證據,其搜證過程堪比現代閱讀理解出題老師的腦回路:作者都不曉得自己有這個意思。

    就很倒黴。

    且不論蘇軾跌宕起伏的一生,光憑《水調歌頭》《念奴嬌》這些千古佳作,就足以讓蘇軾擁有耀眼的文豪光環。

    一抽就抽出這麽一位大文豪,吳普心情很激動,連忙看了眼蘇軾的狀態:身陷牢獄,無所事事。

    坐牢可不就是沒事可幹,隻能等各方人士在外麵為他扯皮嗎?

    按照係統的介紹,被召喚過來的人會把這邊的一切當成夢境,且醒來後就會把這邊發生的事忘掉,隻有在下次“入夢”後才會想起來。

    一般來說,做多少次“夢”都不會影響原來的曆史軌跡,所以可以放心使用召喚功能。

    想想蘇軾在烏台詩案受到的精神和身體雙重折磨,吳普想也沒想就選擇召喚。

    “這是何處?”一把嘶啞的聲音從不遠處傳來,讓吳普趕忙切掉係統界麵,看向剛才問話的人。

    明清時期有好事者編段子,說蘇軾和他那個嫁給秦觀的小妹互損,蘇軾說他妹“未出堂前三五步,額頭先到畫堂前”,意思是他妹顴骨高;他妹說蘇軾“去年一滴相思淚,至今未流到腮邊”,意思是蘇軾臉長。

    可惜後來有專家考證,曆史上蘇軾並沒有一個嫁給秦觀的妹妹。

    吳普忍不住多看了幾眼,發現蘇軾臉不算很長,倒是因為坐了挺久的牢,瞧著胡子拉碴,確實有點落魄。

    不過大文豪就是大文豪,再怎麽落魄都有幾分落拓不羈的味道。

    吳普忍著激動給蘇軾介紹了一下這邊的情況,因為蘇軾沒法把這邊的記憶帶回去,他說起話來也沒什麽避忌:“先生,這是千年後的華夏國,晚輩知道您被人誣陷下獄,特地邀請您過來做客。”

    “千年後?”蘇軾吃了一驚,正要再問點什麽,鼻子忽然動了動,聞到一股非常誘人的香味。他出口的話立刻變了,“什麽東西這麽香?像是在燉肉,偏又有酒香,好香醇的酒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