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特種兵

第876章 老將出馬(1/2)

    第876章 天書一般

    袁成子本來就是一個古道熱腸的正人君子,而且之前受了不二道長那麽大一個人情,更何況這一次又能學到傳說中的肉白骨的道法,再加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師兄弟兩人也算是工傷了,因此於公於私、於情於理他都沒有理由拒絕。

    所以在接到徐風打來的電話之後,袁成子就在第一時間內趕到了三總。

    趕到三總之後,袁成子急切的問了一句:“小徐你真的有辦法讓不二道友的雙手恢複如初?”

    雖然這袁成子也是一個修道之人,不過他的師門更加偏向對於武道修煉,對於術法和醫學方麵並沒有很深造詣,可是大家都知道這個修道之人還必須得精通醫術,了解一些生命的奧秘,要不然就注定了他在修道這一條道路上走不遠,也不可能取得什麽耀眼的成績。

    縱觀曆史上那些著名的醫生絕大多數都是道人,而那些著名的道士修真者也俱是醫道高手。

    如如葛洪既為一代高道,又是著名的道教醫藥學家,由其撰寫的《金匱藥方》、《肘後備急方》等醫藥著作,在疾病防治、藥物性能鑒別、養生保健等方麵,可稱得上是中醫史上的經典之作,而對於某些疾病和傳染病如天花、結核病、恙蟲病、急性黃疸肝炎的記錄和認識,以及對免疫方法的認識和以免疫法治病等,則在中外醫學史上均有首創之功。此外,在《抱樸子內篇·仙藥》中,葛洪對於藥用菌科生物和植物的藥性功能及用法的記敘,亦貢獻甚巨。

    南朝高道陶弘景一生撰寫了大量醫學著作,其中的《本草集注》在係統整理、全麵總結前人藥學經驗,以及創立新的藥物分類法等方麵,功蓋後世。唐代的《開寶本草》、宋代的《證類本草》、明代的《本草綱目》,在藥物分類法方麵均受其影響。

    至於被奉為“藥王”的唐代高道孫思邈,更是一位醫術精湛、醫德高尚的“神醫”,他修道煉丹,又兼行醫看病,在中醫方劑學、本草學、各科疾病防治以及整理《傷寒論》等方麵均成就斐然,至於《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二書,堪稱中醫史上的宏構巨著。孫思邈的醫學成就,是道門的一大驕傲。

    除上三人外,道土中精於醫術者還大有人在,正所謂十道九醫,這裏難以一一介紹。

    當然了也並非所有的道人都是精通醫術的,畢竟這術業有專攻,這個道士也是一樣的有人精通醫術,有人精通術法、有人精通音樂、有人精通建築、有人精通天文也有人精通水利。

    而袁成子則是精通武道,而且也是專攻武道的。

    如果按照這個術業有專攻這個理論來說那是一點毛病都沒有。

    可是要知修道那可是一個係統工程,雖然也有人曾經以武入道,但是那隻是極其個別的,翻遍了曆史也找不出幾個來,因此很多的道人在修煉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會去涉獵醫學,試圖這個能夠給自己的修道帶來一個質的飛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