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朱允熥

第82章風華(2/4)

    鐵鉉祖上也曾顯赫,所以被保舉入了國子監。

    解縉隻覺得眼前一黑,再看鐵鉉那張木訥的臉,頓時有些心慌,“兄台,鐵兄,您擋住光了!”

    鐵鉉忽然莞爾一笑,搖頭回到自己的位置。

    這時朱允熥換好衣服,一身金絲纏線的親王袍服,大步流星進來。

    “別人賜宴都是正宴,我這卻是早飯。兩位別嫌棄,隨便用些!”朱允熥笑道。

    其實他心裏正愁沒有自己的班底,沒想到老爺子已經給他選好了左膀右臂。一個好漢三個幫,鐵鉉穩重,解縉有才,他心不勝歡喜。

    兩人都是讀書人出身,禮節上挑不出毛病,講究食不言寢不語,吃起飯來慢條斯理。

    而朱允熥則是稍微有些不夠莊重,他吃飯和老爺子是一個路數,大開大合。

    “蝦皮肉包子不錯,又香又鮮!”朱允熥笑道,“鼎石,你怎麽不吃呀!”

    朱允熥注意到,鐵鉉隻是吃梗米粥和小菜,肉包子一動不動。

    這肉包子隻有龍眼大小,看著雖小,做工卻很複雜。不像北方包子那樣拳頭大,吃起來是別有風味。

    鐵鉉猶豫下,站起來說道,“回殿下,臣是色目人後裔,家信回教,所以不吃大肉.......”

    “明白了!”朱允熥看看鐵鉉猶如混血兒一樣的麵容,恍然大悟道,笑道,“是我的不是了。”

    “臣不敢!”鐵鉉趕緊肅容道。

    “不吃大肉?古人雲,上有賜,下不能辭..........”解縉剛開口,感覺鐵鉉的黑影又壓過來,立馬閉嘴不言。

    明代是一個非常寬容的朝代,也在某種意義上說,是國形成真正多民族國家的開端。

    朱元璋雖然是驅逐韃虜,恢複華的一代雄主。但是他從沒有盲目狹隘的排外。他不但命令宋濂等人修元史,承認元代的正統地位,並且對於元代初期一些利民的政策,給予肯定的態度。

    (有興趣的小夥伴們,自行去看一下南宋末年江南的經濟政策,還有元初忽必烈時期的政策對比)

    並且對待天下的臣民,無論是元時在原紮根落戶的色目人後裔,還是其他胡人,都一視同仁。隻要遵守律法,就是大明子民,可以做官,可以務農,可以經商,沒有任何限製。

    洪武初年,他下旨複衣冠如唐製。也就是說明初的衣裝,有盛唐的影子。同時禁止了胡語,胡姓,辮發,胡服等。胡人,色目人可以和漢人相互通婚,但是必須雙方都是自願。

    總的來說,大明初年是一個自信包容的國度。這也使得大明的化呈現了非常多彩的一麵,而且在政治上的影響,也非常的深遠。甚至說,這樣的包容也使得外來的東西,能更好的融合在本土明之。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這是一個人,一個國家,最基本的素養和道德品質。

    後世朱允熥成長的地方,在這個時代還是蠻荒之地。但他成長的時候,一個班級五十多位同學,漢滿蒙回朝,赫哲,鄂倫春,達斡爾都有。

    大家都有相同的化血脈,相同的價值觀,不分彼此親如一家。

    “來人,把鼎石那包子,拿我麵前來!”朱允熥笑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