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朱允熥

第13章名臣,名節,名士,精神(3/3)

    朱棣誅了方孝孺十族。

    當著方孝孺的麵,把他的親人,門生,故舊全部殺掉。

    方孝孺始終默默流淚,那擺在他麵前為朱棣起草登基詔書的紙筆,始終沒有動過。

    殺了七天,在殺死整整847(也有說873)人之後,方孝孺慷慨赴死。

    按照後世的觀點,在感歎他的剛烈和忠誠之餘,也要說一聲愚蠢。

    為了心的君臣大義,連累了百多人,值得嗎?

    可是在這個時代,真正的讀書人,真正的士大夫眼,值得!

    你可以說這種行為愚蠢,但必須要敬佩。

    這種精神,正是我們這個民族傳承千年屹立不倒的士大夫精神。

    正是因為有這種精神,在無數次外敵入侵,鐵蹄蹂躪華夏大地的時候,我們的傳承才沒有斷絕。

    正是因為有這種精神,在一次次北方南下的時候,我們的國家民族才會麵對殺戮,毅然決然的反抗不止。

    這種精神或許不被人理解,但卻不能缺失,它也不會缺失,  千年以來它已經浸透到我們天生的基因和血液之。

    從魏晉名士到衣冠南渡,從盛唐風華到大宋無雙。

    這種精神是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天祥,是背著少帝跳海的陸秀夫。

    是崖山十萬投海而死的軍民百姓。

    是堅守北京的於謙,是剛正不阿的海瑞,是大明未有投降之典史的閻應元。

    是江陰,揚州,嘉定的百姓。

    是史可法,是目不識丁的李定國。

    是後世在日寇鐵蹄下無數的仁人誌士。

    是為國家,粉身碎骨卻連名字都沉沒在曆史長河的壯士。

    這種精神,叫名節。

    這種精神,叫大義。

    這種精神,叫不屈。

    縱然在浩蕩的曆史,曆史上也有數不清的人敗類,例如東林黨那些跪在南京城外,迎接皇清的無恥人。

    但是,有著這種精神的大儒,如同銀河浩瀚的星海,連綿不絕,照耀著我們生長,並且熱愛的人間。

    瞬間,朱允熥的腦閃過無數思緒。

    腦那些對於儒家和讀書人的輕蔑,在臉上化為鄭重。

    他肅穆的整理下衣冠,摘下頭上的親王帽子。

    低頭,用最為謙卑的弟子禮行禮。

    “熥,能得先生教誨,大幸也!”

    “能為先生弟子,熥,榮幸之至!”

    www.biqiuge8./book/55463983/16913858.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8.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