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祖父是朱元璋張浩朱允熥

第201章一朝天子一朝臣(2/2)

    而且,對於他們的為人,其實朱允熥心也很是欽佩。起碼,這幾個人在曆史上,都是赫赫有名的忠臣孝子。

    輔佐帝王不已諂媚之言晉身,旁敲側擊多多提醒。

    立身朝堂為帝王羽翼,執筆春秋寫浩然正氣。

    “書舍人劉三吾,禮部左侍郎,賜資善大夫!”

    別看這些年劉三吾一直是老爺子秘書一樣的角色,其實真正的官職隻有五品,還是翰林院那種清貴之地,如今給他提拔成三品的侍郎,又給了一個正二品的官散勳職,其的含義他自己想去吧。

    方孝孺.......

    朱允熥的手指敲打桌麵,臉色更加糾結起來。

    他這位老師的人品道德無可挑剔,但他還真不放心把這位老師放到地方活著要害的部門去。

    “賞嘉議大夫,晉欽天院院正。”

    嘉議大夫是正三品的官勳職,欽天院不適於任何一個部門,單獨對皇帝負責。別以為欽天院就是個觀察天氣預報的,在這個時代,天象的任何波動,在人們的心,都是上天對人們的示警。

    至於其他的翰林院學士們...........

    忽然,朱允熥有個想法。

    這些人平日的工作,除了負責皇帝起草書,記錄言行,校隊軍國大事奏折之外。就是編纂書籍,修訂史書。

    那麽可不可以,讓他們把報紙辦起來。

    這時代,國家對於百姓而言,是空泛的君臣大義,是模糊的家國天下。

    現代人都知道,輿論口舌是多麽重要,尤其是官家的。

    朱允熥陷入沉思,以朝廷的名義辦報紙,好處多多,朝廷在百姓的心就是正統。

    可也有些隱憂,就是怕這樣的媒體,最終演變成摻雜了派係和私人恩怨的喉舌。

    想著,朱允熥忽然一笑。

    輿論是可以監督的,相互製約相互監督才是王道。若因為那些還沒發生的事,就因噎廢食,得不償失的同時也阻礙了進步。

    是的,若有官方的報紙,這將是一種進步。

    而且,也將是整個大明化上一種巨大的進步。

    這種進步或許在短時間內看不出來,或許在長時間內會有一些不盡如人意。但是長久來看,啟發民治,甚至監督官吏,作用非凡。將會大大拉進,普通百姓和朝堂的距離,使得天下人知天下事。天下人,可說天下事。

    緊接著,朱允熥提筆,在一張空白的紙簽上寫道,“報紙!”

    然後他又開始陷入忙碌,除了官這邊,還有武臣。

    當年跟著他征伐高麗的人,是時候更進一步了。一直操練並且花錢如流水的靖海軍,也到了再次露麵的時候。

    老臣勳貴們紛紛退居身後,現在是大明新生代將領們,大展宏圖的時候。

    想到武臣,朱允熥就想起一個人。

    藍玉!

    他還在病,常家的奏折說,席道人說藍玉的病治是治不好的,如今隻能控製。

    天道就是如此,疾病如影隨形!

    正想著這些,王恥悄悄進來,“萬歲爺!”

    “說!”朱允熥道。

    “燕王世子求見!”

    31452961/16423429.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