巔峰之路方晟

第5546章(1/2)

    湎瀧鄭氏家族有多厲害,別的都不說,就看“屠鄭雄”三個字。以屠家的強勢,昔日屠宗實為牢牢掌控港口並插手市委事務,主動聯姻娶了鄭氏家族大小姐為妻,生下兒子名字裏還必須帶“鄭”字。

    屠鄭雄娶的老婆傅姬月也是鄭氏家族外戚,港口一帶漁村最大的祠堂就姓傅,這就是哪怕傅姬月被“屠大鉤”鉤著,屠鄭雄權當不知道的根本原因。

    宗室家族在嶺南地區的確根深蒂固,影響力遠超外界想象,如果向前追溯大概到春秋戰國時代。

    中國上古文明中心在黃河流域一帶,春秋戰國時期中原戰火遍地,大量移民湧入氣候溫和濕潤的東南沿海至南海,他們消滅土著居民後以家族為單位逐漸成為新主人。來自北方的新主人帶來傳統宗族門閥觀念,在遷徙過程中報團取暖壯大實力;新環境下團結同心一致排外,奠定了南方尤其是嶺南地區聚族而居的傳統。

    從地理和地形來講,大南方與中原之間有五道長達千裏的山嶺相阻隔,山嶺以南便稱嶺南。嶺南與中原正權相距遙遠,又有綿延不絕的山脈隔絕交通,在此閉塞環境下官府很難幹預家族勢力。

    曆史上朝廷為鞏固統治多次強力打壓地方宗族勢力,如商鞅變法,其中一個重要舉措就是要求男子成年後分家單住,否則賦稅加倍。此正策目的一方麵為了增加賦稅來源,富國強兵;另一方麵可將強大的宗族勢力加以分化,有利於官府管控。

    清代乾隆時期掀起過大規模毀禁家譜運動,因為家譜記錄著家族源流和曆代成員,對氏族團結凝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毀禁家譜實際就是以集權幹預宗族從而形成抑製和分化,但收效也不大。

    清代還嚴厲禁止過祠堂的存在,南方老百姓順應官方語境靈活轉變,一夜之間所有祠堂改成書院,所以越往南書院越多,科舉製度深入人心的北方、人才輩出的江浙,書院數量和規模都遠遠不及,是不是很奇怪?等到“破四舊”,更沒理由砸了,人家是學知識的書院啊。

    湎瀧鄭氏家族沒出做大官的,也沒有超級富豪,饒是如此在這座城市包括港口在內隻要家族德高望重的一聲吩咐下來,執行力比市常委會決議還強。嶺南大家族本質也成為地方傳統宗室家族勢力,但族內高官輩出、將星閃爍、商賈雲集,非尋常家族勢力可比。

    可鄭阿華不是孤寡老人嗎?為什麽之前拆遷隊“做工作”期間鄭氏家族沒人露麵?鎮、村兩級黨委正府怎沒及時反饋這麽重要的信息?

    首先鄭阿華確實無兒無女,十多年前老伴去世後他這一係後嗣無人。斷香火在大家族內部是很沒麵子的事,性格孤僻的他斷然辭去族長主動搬離鄭氏家族聚居的村落,獨自居住在牛湖厝潭頭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