巔峰之路方晟

第4652章(1/2)

    公務考察團的德國之行共六天,跑了四個城市,結束時個個累得人仰馬翻。旅遊跟考察不同,象他們的級別和地位暫時不能類比省部級及以上領導,必須用眼看、用心記同時腦子裏還得不停地琢磨。

    甚至上了飛機都不敢入睡,緊張地盤點、回顧、梳理六天行程的每個環節,及時分析和總結。

    在京都機場會合時鍾組部帶隊領導就提醒過,考察結束後回京要開分組座談會,屆時將有高級別領導出席。

    也就是說如果你記流水賬似的泛泛而談,講的盡是大路貨,那麽在鍾組部領導眼裏就沒有“交出滿意的答卷”。

    考察報告、評價不會記檔案,但毫無疑問印象分非常重要,沒準數年後某次考察就有出席座談會的鍾組部領導,又麵臨二選一、三選二等選擇,不用說,表現平庸的必須是被淘汰的那個。

    就象夏豔陽機緣巧合被鍾組部劉主任看中,根本無須人脈,無須請客送禮,打心眼裏滿意比什麽都重要。

    而且這種座談會,官場中人都知道實質就是匯報會,不可能出現外界所想象的你一言我一語氣氛熱烈的場麵,而是按順序發言,一個都跑不掉。

    按什麽順序呢?理論上是隨機,但裏麵很有講究。

    第一個發言的,肯定是整個公務考察團級別最高、資格最老的,既是某種意義的優待,也有“代表發言”的意思,他的發言可以四平八穩,哪怕言之無物也沒關係,而且開始要代表全體成員對鍾組部安排此次機會難得的、大開眼界的活動表示感謝,並表示考察全過程成員們積極配合、認真學習、熱烈討論,考察活動取得超出意料的效果。

    接下來第二位將係統、全麵地分析總結活動全程,也是讓參加座談會領導了解和掌握基本情況,因為領導們事先隻知道這些人去德國考察,具體行程、參觀考察哪些地方並不會提前預習。

    好吧,按不成文的習慣這兩位發言者就是兩個大組組長,也是正廳或資深副廳幹部。

    緊接著一連串發言的分別為各小組組長,一來基本都是副廳,二來形勢很明顯越往後發言的越困難。

    因為討巧的、精華的、容易出亮點的都被前麵發言者搶走了,你必須挖空心思想不一定的東西。

    但往往座談會到後半程,反而會迸發出智慧的火花,因為發言者不可能再說“麵”,而是由“點”發散開來闡述更為精微的道理,令人眼睛一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