巔峰之路方晟

第3233章(2/2)

    但為何孟大舟卻得以高升呢?除了之前徐璃所說防止沈直華獨占鼇頭外,還有個重要因素:

    孟大舟是沿海係內部唯一取得共識的領軍人物,此外竇曉龍、任厚明等新生代子弟都受到掣肘,難以平衡。

    如於道明上次教導,這回嶽首長也含蓄承認:京都領導把誰放到哪個位子都有很深遠的考慮,絕非外界想的那麽簡單。

    沈直華到晉西是重任在身,造假產業鏈一天得不到鏟除,他一天別想離開晉西,就好像方晟空降原山的目標是確保固建重工改製成功。

    孟大舟接掌的隴山用體製內的話來說叫做“鏟板見底”,特別在省領導班子層麵經過嚴華傑不懈努力,朱正陽和竇曉龍暗中配合,抓的抓、判的判、逃的逃、死的死,是大局已定的態勢。接下來孟大舟隻須抓好黨建和吏治,經濟方麵放手讓朱正陽做,安安穩穩攢足資曆確保衝刺入局。

    再往深處想,同樣提拔申長,境遇也大不相同,暗含著京都對各人的期許或考驗:

    朱正陽提拔隴山申長,如孟大舟一樣拿了一手好牌,常務副申長轉申長更是無縫對接,所有情況盡在掌握;

    詹印提拔秦川申長是中坑,作為西南邊陲重鎮,另一側戰火連綿時不時燒到國境線,難民和流彈造成無辜邊民傷亡是兩個繞不開的坎,此外還有種毒、吸毒、販毒也是一大痼疾,其頑固程度不亞於晉西造假,可以想象當嶽首長說出“秦川”二字,詹印也是滿腦門子黑線;

    吳鬱明任白山申長相當於小坑,冉漢增、陳皎主持下的沿海經濟大開發紅紅火火,打通了與朝明、碧海、東吳等省的黃金橋梁,卻把白山撇到一邊,虹吸效應使得人才、資金、項目都奔雙江而去,白山呈衰落之勢。

    因此而言與百鐵局勢相似,這回沈直華和方晟又跳入了巨坑!

    用於道明的話說,倘若徹底蕩平造假產業鏈,振興晉西地方經濟,難道不是主正者應該做到的嗎?

    倘若做不到證明能力還是不行啊,不行就得讓位換一撥領導再試!

    www.biqiuge8./book/70515250/118440715.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8.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