巔峰之路方晟

第2234章(1/2)

    目前而言方晟手裏握有幾張王牌,效應都能延續到四季度:一是兩條高架即將正式動工;

    二是瓏黃街旅遊觀光街為中心的潤澤古城旅遊將掀起一輪熱潮,對於市區服務行業、餐飲、賓館酒店將是一場革命;

    三是灘塗開發已拉開啟動的序幕,馮軼想要在市裏取得進一步發展,必須保質保量把灘塗開發工作抓到實處,這也是方晟堅持讓馮軼負責的深層次原因;

    四是地鐵項目已完成了專家組對專項《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的評審,等正式報告提交後,再編製《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並報送京都發改委和建設部,之後從技術層麵講要經過兩次審查:

    先由京都發改委委托其認可的谘詢公司進行預審;

    然後建設部委托臨海建設廳組織初審;

    預審和初審通過後,再由京都發改委和建設部共同擬出意見報政務院主要領導批準。

    在京都那邊方晟還是比較放心的,京都發改委有肖翔盯著,建設部有喬蓮的閨蜜,再往上則是童光輝——童鈞就主導地鐵項目審批!

    但樂觀歸樂觀,方晟深知形勢依然嚴峻,隻不過比剛到潤澤時略有好轉,至少包括自己都看到光明。

    這段時間雖然在申委那邊走動不多,他已看出來申委高層對竇曉龍的“殷切希望”,可能在內心深處,高層都巴不得臨州早日超過爺爺不親奶奶不疼的潤澤,這樣就有借口再度提拔竇曉龍。

    而從了解的情況來看,竇曉龍的確是新生代子弟當中比較鐵腕、有能力有決斷,關鍵時刻敢於衝鋒在前的優秀人物。

    臨州作為臨海排名第三的城市,經濟底蘊比潤澤不止差了一點點,竇曉龍從在臨州擔任市長開始銳意革新,快馬加鞭謀發展,經過四年多努力終於趕上並部分超過潤澤,實為難得——這也是方晟一直自醒,也是京都層麵的共識,那就是華夏大地上人才輩出,永遠沒有最好隻有更好。

    偏偏成功在握的時候,方晟來了,上任兩個多月就止住潤澤跌勢,重新將發球權搶到手裏!

    不能不令竇曉龍有“既生瑜何生亮”的念頭。

    委婉地透過種種渠道向任大偉表示疑惑,任大偉也有苦難言。潤澤是京都多位首長戰鬥過的地方,血脈相連呐,難免關心和重視潤澤的發展,倘若穩在臨海第二也罷了,突然間掉到第三,於情於理都難以交待。責任歸吝到前後三任落馬市委書記身上,在最高層看來有些牽強;說因為竇曉龍一己之力帶動臨州跨越,最高層也不會相信。

    讓方晟到潤澤試一試,既包含從京都最高層到省委的期望,也是四兩撥千斤的招數,如果方晟也不行,潤澤的發展大概與人無關吧?

    然而方晟做到了,現在輪到竇曉龍頭疼了。

    周六上午範曉靈打來電話,不說話,隻是笑。方晟聽得心中一蕩,頓時想到“緊”的妙處,那可不是魚小婷等人初經人事時的羊腸小道,而是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