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左

第1778章 利之所至(2/2)

    理由很充分,也具備說服力。

    眾多中東歐國家都反應了過來。

    “不知這條運河該如何運作?”

    西班牙的代表最為熱切。

    之前和帝國打生打死,但是現在和平了,又出現了蘇伊士運河的構想,西班牙人突然發現,自己或許能夠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誰叫西班牙就在地中海沿岸呢,又是這片區域最大的商業國。

    “諸位先生,我的提議是將這條運河作為共同的航道,每一個參與的國家都能享受其中的權益。為此,我們可以成立一家股份公司,共同進行經營。”

    廖中堅秉承左夢庚的指點,拿出了一個誠意很大的計劃。

    單說開通運河,憑帝國自身的實力就能做到。

    但事兒不能這麽幹。

    首先,這條運河在中東,如今還是奧斯曼帝國的地盤。

    光是要擊敗奧斯曼帝國就不容易,更不要替後續的治理和安定了。

    隻靠帝國進行投入,弄不好要折在裏麵。

    拉上歐洲國家一起,人多力量大,能夠有效分攤風險。

    其次,聯合歐洲國家一起,可以實現利益最大化。

    貿易貿易,有來有往才叫貿易,單方麵那叫傾銷。

    雖然傾銷一時爽,但被傾銷的一方必然不爽。時間長了,肯定會爆發矛盾。

    帝國有往歐洲銷售的產品,同樣的,歐洲國家也有帝國需要的東西。

    這樣一來,雙方都對這條運河十分需求。

    這就是合作的基礎。

    再一個,三十年戰爭結束了,歐洲的格局也大體安定了。接下來歐洲將會進入一段穩定期,要是不想讓歐洲國家聯合起來針對帝國,那麽就得將他們綁上帝國的戰車。

    有這麽一條運河,維係大家的利益所在,帝國在歐洲才能吃的開。

    聽到成立聯合公司,在座的各國代表紛紛喜笑顏開。

    荷蘭代表更是提出了進一步的建議。

    “我們可以在鹿特丹的交易所發行股票,請相信,一定會有許多人揮舞著支票投資我們的。”

    這一下就連廖中堅都眼前一亮。

    本來聯合各國,大家共同出資,就已經事半功倍了。

    要是能夠從市場上吸納資金,建設運河的費用恐怕會更加輕鬆。

    “如果成立股份公司,那麽就需要有一定的營收來保證股東們的利益。還需要製定嚴密的收費標準,隻有這樣才能長久維持。”

    英國的代表也很積極。

    雖然這條運河將由各國出自興建,但是各國從這條河上通過的船還是要交費的。

    這也是應該的。

    就跟後世修高速公路一個道理。

    可即便是交費,相信幾乎所有的船隻也都會選擇從這裏通過。

    畢竟繞道非洲的成本,實在是太驚人了。

    大會最終取得了一致,蘇伊士運河項目正式上馬。

    與此同時,歐洲各國理所當然地拋棄了俄國。

    他們雖然不會和帝國聯合起來對俄國動武,但隻要沒有了他們的支持,帝國單獨擊敗俄國是絕對不難的。

    同時帝國也給出了保證,帝國的勢力絕對不會越過烏拉爾山和伏爾加河。

    至於梁越的人馬……

    和帝國有什麽關係?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