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左

第1775章 廣闊的疆域(1/2)

    不要以為帝國提出的條件過於苛刻,事實上如果西班牙同法國議和,損失的將會更加嚴重。

    事實上在帕雷霍與徐爾爵會談之前,西班牙和法國已經商討過很多次了。

    法國人提出的條件,讓西班牙人如鯁在喉。

    法國想要魯西永、富瓦、阿圖瓦和洛林以及阿爾薩斯。

    這些地方可是原來神聖羅馬帝國把控歐洲大陸的核心區域,正好位於歐陸中央。

    一旦被法國要去,西班牙就等於失去了介入歐洲事務的出發點,徹徹底底淪為歐洲的邊緣國家。

    與之相比,雖然失去的新西班牙總督區更加地域廣大、物產更加富饒,但畢竟不是在西班牙本土,加上還能保留其他三個總督區。

    可以說,西班牙總歸能夠存續下去。

    西班牙中樞接到帝國的條件,盡管十分難受,但也知道這是維持國體的最後希望了。

    最終,費利佩四世無奈地在合約上簽了字。

    帝國這邊,雖然最終需要左夢庚簽字用印,但徐爾爵口頭表示了同意。

    至此,伊比利亞半島的局勢開始緩和下來。

    葡萄牙和加泰羅尼亞全都得到了夢寐以求的獨立,西班牙也保住了一條命。

    帝國則成為了最大的贏家。

    不但在摩洛哥弄到了一塊飛地,還控扼了地中海,同時也在歐洲展示了力量。

    現在,歐洲的局勢如何,帝國的話語權相當重要。

    而法國則成為了徹徹底底的輸家。

    他們忙前忙後,結果什麽也沒有撈到。

    這讓驕傲的路易十四大怒不已,揚言要親手拿回應得的利益。

    可是還沒等法國有所動作,帝國立刻同西班牙簽署了《共同防衛條約》,將西班牙納入了帝國的體係。

    也就是說,如果法國對西班牙武力相向,那麽帝國將會出兵幫助西班牙。

    而一旦帝國出兵,顯而易見,荷蘭、葡萄牙、加泰羅尼亞、英國都會跟著動手。

    這就是混亂的歐洲。

    前麵還打生打死,轉眼就成為了堅固的盟友。

    而造成這種局麵,當然也有現實的原因。

    剛剛結束的三十年戰爭中,法國成為了歐陸第一大國,其他國家都感受到了法國的咄咄逼人。

    如果有聯合起來削弱法國的機會,相信誰也不會錯過。

    查理二世更是最踴躍的一個人,甚至主張主動出擊。

    他的目的是敦刻爾克。

    這裏本來曾是英國的領土,後來英國被趕出大陸,再也沒能回來。

    倘若一起對法國動手,逼迫法國割讓敦刻爾克一帶,英國的領土反而能夠得到擴張。

    幸好路易十四憤怒歸憤怒,但也明白形勢比人強。

    法國再能打,也好虎架不住群狼。

    尤其是帝國所展現出來的武力,實在是太恐怖了一些。

    如今的歐洲各國,全都在想盡辦法弄到帝國武器的秘密。

    隻是帝國一是保密做的好,二來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和這個時代有些斷檔了。

    導致歐洲人即使親自演示了這些武器,也完全摸不著頭腦。

    距離他們能夠弄明白雷酸汞和新式火藥,還需要太久太久的時間。

    武器的合金材料方麵,也足夠他們追趕一兩百年的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